#基因
-
直升機載櫻花鉤吻鮭幼魚放流 縮短運送時間、提高存活率
|環境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在雪霸國家公園長期放流復育下,數量穩定成長。雪管處也與民間合作,昨(4)日首度以直升機當護魚專機,把運送時間從5到6小時節省到2小時,成功的把260尾櫻花鉤吻鮭幼魚運送到上游放流。
-
「等不到大會回應」林郁婷退拳擊世錦賽 本屆性別檢測規定為何?
|生活本屆世界拳擊錦標賽將於9月4日至14日在英國利物浦登場,但在巴黎奧運為台灣奪下金牌的拳后林郁婷,提供大會要求的檢測資料後,卻遲遲未收到能否參賽的回應,因此確定缺席本屆比賽。本屆世錦賽性別檢測規定為何?與過去有何差異?
-
科學家培育抗暖化珊瑚礁 盼生態系統永續
|全球人類不斷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暖化,各地的海洋過去幾年溫度不斷升高,珊瑚在高溫海水壓力下大量死亡白化,已蔓延到全球84%的珊瑚礁。科學家正積極研究,希望能培育出更能對抗暖化環境的珊瑚礁,不要讓這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從地球上消失。
-
科學家培育抗暖化珊瑚礁 盼生態系統永續
|全球人類不斷排放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暖化,各地的海洋過去幾年溫度不斷升高,珊瑚在高溫海水壓力下大量死亡白化,已蔓延到全球84%的珊瑚礁。科學家正積極研究,希望能培育出更能對抗暖化環境的珊瑚礁,不要讓這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從地球上消失。
-
台美團隊研究肺腺癌 證實亞硝胺突變為全球共同現象
|生活肺癌蟬聯國人10大癌症首位,中研院研究團隊進行台灣癌症登月計畫,攜手美國研究團隊,近期完成首次涵蓋歐美與亞洲多族群的大規模「肺腺癌蛋白基因體研究」,證實亞硝胺等環境致癌物是全球致病共同現象,而不同性別對不同環境致癌物的耐受性不同,惡性癌化路徑也有一些差異。
-
藝人沈玉琳罹血癌 醫:早期症狀不明顯易混淆
|生活藝人沈玉琳日前證實罹患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醫師表示,近年來血癌病患有增加趨勢,可能和基因突變等多重因素有關,而除了藥物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可做骨髓移殖,存活率達6成左右,但是血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也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
世界田徑總會基因檢測新制9月上路 SRY染色體陰性才可參加女性賽事
|全球世界田徑總會宣布,自9月起女性運動員若想參加世界排名賽,必須接受SRY基因測試,SRY染色體檢測為陰性者才可參賽。世界田徑總會表示,此舉是要保護並促進女子運動的公平公正,並避免女子賽事有生理性別的「玻璃天花板」。
-
英澳重組粒線體基因缺陷受精卵 助高風險婦生8名健康寶寶惹議
|全球英國與澳洲的研究人員利用一項實驗技術,將帶有粒線體基因缺陷的受精卵,與健康捐贈者的受精卵重組,大幅降低了罕見遺傳疾病的風險,並且生下了8個健康的寶寶。不過這種療法因為涉及第3人基因,被稱為「三親嬰兒」,也引發倫理爭議。
-
魔戒導演投資盼讓「恐鳥」重生 復活滅絕物種引倫理爭議
|全球美國德州達拉斯有生技公司,今(2025)年4月宣稱讓滅絕1萬多年的恐狼復活,近期宣布要挑戰讓世界最大的鳥「恐鳥」重生。身為恐鳥迷的《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導演,蒐集數百根恐鳥化石骨頭,投資1500萬美元,希望有生之年見到滅絕600年的物種,但這樣的做法在學界也引發爭議。
-
讓塑膠PET變止痛藥乙醯胺酚 科學家改造大腸桿菌成製藥關鍵
|文教科技普拿疼是市面上常見的止痛藥,而其主要成分乙醯胺酚的製造過程高度依賴石化產業,且伴隨高污染。不過近期科學家發現,能透過基改大腸桿菌在48小時內將塑膠PET的衍生物轉化為乙醯胺酚,轉化率達92%,且過程中不會產生有毒廢棄物。研究團隊認為,若能實現大規模量產,未來有望以更環保永續的方式製藥,同時清理環境中的塑膠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