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美日3學者共同獲諾貝爾生醫獎 找到阻擋免疫細胞攻擊人體關鍵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今(6)日揭曉,由2位美國生物學家及1位日本免疫學家共獲殊榮,3人在周邊免疫耐受領域,發現能阻止免疫細胞攻擊人體的關鍵「調節性T細胞」,以及能控制該細胞發育的基因,對於促進人類理解罹患自體免疫性疾病原因做出巨大貢獻。

諾貝爾獎(Nobel Prize)6日傍晚公布本屆生理醫學獎得主,由美國生物學家布倫科(Mary E. Brunkow)、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以及日本免疫學家坂口志文(Sakaguchi Shimon)共同摘下桂冠,3人研究內容皆為「周邊免疫耐受」相關領域。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得獎者們發現在人體中如「保鑣」般,負責掌控免疫系統的「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 T cells),它能保護身體免於自體免疫疾病侵害。

諾貝爾獎官網指出,3名得獎者中,坂口志文1995年首度推翻免疫耐受是只透過稱為「中樞耐受」的過程,將具有潛在危險免疫細胞清除的主流學說,證明免疫系統運作其實更為複雜,並率先發現如今的調節性T細胞。

2001年,布倫科與拉姆斯德爾共同研究發現,一種特定品系小鼠特別容易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關鍵,是體內「Foxp3基因」發生突變,並進一步證實人類對應此基因的突變會導致嚴重自體免疫疾病——IPEX綜合症。坂口志文接著在2003年證明,Foxp3基因正是負責控制調節性T細胞的發育。

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坎佩(Olle Kämpe)認為,得獎者們的發現對於理解免疫系統的運作機制,以及人類罹患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原因,具有決定性作用。

諾貝爾獎自1901年起每年頒發,去(2024)年生醫獎得主為發現microRNA在轉錄後基因調控作用的2名美國生物學家。今年諾貝爾獎在今日頒發首個獎項後,將於7日至13日依序公布物理、化學、文學、和平及經濟學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