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
-
研究指北極海冰最快2030年全數融化 較過去預期提前10年
|環境根據衛星監測,北極海冰面積以每10年12.6%的速度萎縮;最近一項研究則顯示,海冰比過去預測的提早10年、將在2030年至2050年間全數消失,就算現在開始減少污染也無法改變。
-
尋北極圈永續平衡 挪威盼翻轉傳統養殖業
|全球北極圈豐富的漁業資源,在面臨氣候變遷及各國征戰的挑戰時,該如何取得永續平衡?「北極圈的美麗與哀愁」系列報導,至擁有全世界最先進漁產業的極圈國家挪威,他們設立了全球最大的離岸鮭魚養殖場,希望使用再生能源翻轉傳統養殖業。
-
北極圈可能成移居開發好地點 學者憂欠缺國土規劃
|全球台東的美麗灣開發案爭議20年,但現在美麗灣事件卻可能在北極圈重演。全球暖化後,人們發現北極圈可能是未來移居開發的好地點,但欠缺國土規劃的資訊,可能讓開發案成為災難。「北極圈的美麗與哀愁」系列報導,帶你來看開發北極圈所面臨的最新挑戰。
-
北極永凍土層融化速度增 建築管線離地架起
|全球氣候變遷全球暖化, 北極成為各國積極開發的潛力區, 不過隨著北極航道再成為熱門議題, 許多挑戰也接踵而來,包括北極溫度不斷創下新高後,面臨永凍土層融化,以及長年冰存氣體釋出帶來的致命危機,「北極圈的美麗與哀愁」系列報導,帶您到北極圈,從永凍土融化造成的影響看起。
-
面臨環境與政經因素接連挑戰,北極如何找到永續平衡點?【獨立特派員】
|環境北極蘊藏的漁礦油氣資源與新航道,不僅引來強權大國爭相開拓,也讓北極圈的地緣政治產生劇烈變化,在經濟開發與氣候變遷的夾擊下,北極更面臨永凍土鬆動的危機。面對生態威脅,北極圈的地方居民和研究學者,都致力找尋保護環境及經濟發展的平衡點。
-
北極航道成大國征戰地,人們如何面對氣候衝擊?【獨立特派員】
|環境北極圈蘊含豐富的天然資源,卻在全球暖化效應下,以4倍速度成為全世界氣溫上升最快的地區,威脅動物生存及原住民生活。冰封大地融化後出現的北極航道,在破冰船領航下,卻帶來全新商機,成了全球強權大國美、中、俄積極布署的征戰地。
-
北極寒流美國體感-79℃ 智利熱流致嚴重火燒山
|極端氣候造成美洲南北兩爿的天氣是天差地。北極寒流掃去北美洲,致使真濟所在斷電,美國氣象局測著咱人身軀感覺的溫度,是零下79度,民眾一出門就會凍著傷;曷若智利是熱甲火燒山,燒掉4萬7千外公頃的山林,有人袂赴走,予火燒死。(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北極寒流襲北美 美風寒體感指數達零下79度
|全球極端氣候造成美洲地區南北兩樣情。北極寒流侵襲北美洲,導致許多地方大停電,美國國家氣象局甚至測出,風寒體感指數達到攝氏負79度,民眾一出門就會凍傷;智利野火則燒掉了4萬7千多公頃的林地,有些人來不及逃生,直接命喪大火。
-
負北極振盪恐影響到明年1月 一文了解今年入冬最冷低溫【更新】
|生活本週末(17日)台灣將迎來入冬以來首波低溫,預估有機會達到寒流等級,北部低溫下探6°C,其他地區低溫10至11°C,氣象專家賈新興預測,17至18日,北部沿海及空曠地區會出現4至6℃的低溫,中央氣象局更表示,這波低溫可能受到負北極振盪影響到明年1月。什麼是負北極振盪?未來一週天氣如何?能否放低溫假?《公視新聞網》帶您來了解。
-
俄羅斯最新核能破冰船下水 雅庫特號2024年加入營運
|全球北極冰層的融化與逐漸消失,被許多國家與民間團體視為警訊,但也給北極海周邊國家帶來新的機會。在北極海有超過2萬4000公里海岸線的俄羅斯,從前蘇聯時代就投入龐大資源,開發北極圈內的能源與海運路線,並有為數不少的核能動力破冰船服役中。而最新的兩艘,烏拉爾號已經完成各項測試,雅庫特號則是舉行下水典禮,預計2024年可以加入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