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可以在地表存活多久時間?過去科學界認為,頂多就100萬年吧。但科學家在格陵蘭北部永凍層土壤中發現的基因,時間竟然可回溯到200萬年前,這就顛覆學界的認知。專家透過DNA重組序列發現,當時格陵蘭的氣溫比現在高出10度,有助於科學家研究物種面對暖化威脅的適應能力。
人類持續排放溫室氣體,已經對地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格陵蘭的冰層已開始大幅度融化,即使現在立即停止暖化活動,也無法逆轉融冰現象,恐將讓全球海平面在21世紀末至少上升27公分,也將對自然生態、全球經濟、甚至人類生存,都造成巨大衝擊。
氣候變遷引起的環境危機,漸漸咧發生。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冰河,和格陵蘭冰河,溶去的速度攏變閣較緊。科學家就預測德國境內的5條冰河,佇15年內可能就會全部消失。
氣候變遷引發的環境危機,距離我們愈來愈近。歐洲阿爾卑斯山系冰河和格陵蘭冰河的融化速度加快,光是德國一處,科學家就預測冰河在15年之內可能就會消失殆盡。
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在暖化效應下,冰川融解速率越來越快。疫情和緩各國旅遊解封之後,大量旅客湧向格陵蘭,欣賞未來恐將消失不見的,極地冰川的自然景觀。為了紓解每年超過10萬的遊客量,當地預計在2024年將會有3座新機場啟用。
因為氣候暖化影響,各國進入夏季,陸續出現38度以上高溫和熱浪,就連有8成土地被冰雪覆蓋的格陵蘭,也因為異常高溫,7月中連續3天,每天有將近60億噸的水流進海洋,總計相當於流失720萬座奧運泳池的水量,嚴重影響科研基地的物流和運作。
全球位置最偏遠的米其林餐廳KOKS暫時遷往格陵蘭,以巨大冰山聞名的伊利馬納克村,北緯69度深入極圈的位置,想來吃一餐還得搭船或直升機。主廚利用鯨魚皮等在地食材打造的創意料理,更是視覺與味覺的饗宴。
位於北極圈的格陵蘭長年冰封低溫,但居民並沒有因此躲家裡取暖。愛運動早就生根在格陵蘭大人小孩的DNA,就連高齡長者也不例外。每年登場的格陵蘭銀髮運動大賽,是老人家一展運動長才的舞台,7旬長者打起手球也能肢體靈活,絲毫不顯老態。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格陵蘭東南部有一群北極熊,為了應付全球暖化導致海冰縮小,牠們會利用冰川掉進海裡的淡水浮冰,在上面覓食。科學家也發現,這些北極熊的體型比較小,基因跟其他的北極熊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