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英國成功培育免疫傳統豬瘟豬隻 以基因編輯阻斷病毒複製

英國科學家成功培育出不會感染傳統豬瘟的豬隻,圖非當事研究豬隻。(圖/美聯社資料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英國蘇格蘭一項最新研究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阻止傳統豬瘟病毒在豬隻體內複製,並首度培育出不會感染傳統豬瘟的豬,且基因編輯也未對豬隻健康和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響,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

《衛報》報導,英國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羅斯林研究所的科學家透過基因編輯技術,首次培育出可抵抗傳統豬瘟的豬隻,研究結果已發表於《生物技術趨勢》(Trends in Biotechnology)期刊。

這項研究的基因編輯鎖定一個負責生成名為DNAJC14蛋白質的基因,其在傳統豬瘟病毒進入豬隻體內細胞後進行複製的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先前就有其他研究顯示,只需改變此基因中的幾個編碼,就能阻止傳統豬瘟病毒複製。

科學家先藉由精準編輯此基因的編碼培育出實驗組豬隻,並讓其中4頭豬和另外4頭作為對照組的一般豬隻一同注射傳統豬瘟病毒,相隔1週後觀察發現,對照組豬隻出現明顯感染症狀,且血液中病毒含量高;經基因編輯的豬隻則沒有感染跡象。

研究人員也持續監測多代基因編輯豬,皆未觀察到基因編輯對豬隻的健康和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響。由於同一基因也與感染牛和羊的病毒有關,研究團隊正在測試同樣的基因編輯是否也能帶給牛羊抵抗力。

研究共同作者利利科博士(Simon Lillico)表示,若能夠培育出對瘟疫具有抵抗力的動物,「那麼我們就應該這樣做,這是一種道德責任。」

傳統豬瘟是一種具高傳染性且致死率高的疾病,遭感染的豬隻會出現發燒、皮膚病變、抽搐、腹瀉等症狀,且通常在15天內就會死亡,與非洲豬瘟、口蹄疫並列為3大豬病。

台灣在1920年首度發現傳統豬瘟蹤跡,直到2005年在彰化出現最後一起病例,在歷經20年防疫後,終在今(2025)年5月獲認證為傳統豬瘟非疫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