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長庚推腸道微菌叢全基因分析 可預測大腸癌等疾病風險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科會推動微生物相計畫,建構本土菌株資料庫。長庚醫院結合臨床與分子檢測技術,推出腸道微菌叢全基因分析服務,透過糞便檢體進行全基因檢測,可分析超過14萬種微生物及分析腸道菌種組成,協助醫師預測腸炎、大腸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微菌治療中心主任李柏賢說明,「主要就會針對無害梭菌,以前大家認為一隻無害的細菌,近年全世界的研究都認為,它可能會造成病患嚴重感染甚至嚴重腹瀉。如果我們今天很精準地可以去治療他,那我們就可以改變病人的一個預後,讓他拉肚子、腸子發炎的狀況得到很大的緩解。」

國科會微生物相研究專案計畫召集人吳登強指出,「包括糖尿病,包括各位講的癌症、失智症跟帕森金氏症,它其實很多原因是在微生物裡面。快速在5到10分鐘內做診斷然後做我們的治療,我們會引導我們的醫療怎麼用藥讓病人很快就好起來,這才是最後的微生物的最後的應用。」

醫師表示,一名罹患潰瘍性結腸炎病患出現劇烈腹痛、頻繁腹瀉與血便困擾,初判以為是合併困難梭菌感染,但多次檢驗結果呈陰性,診斷一度陷入僵局,最後就是透過微生物定量分析技術找出壞菌,成功治癒。

腸道微菌叢全基因分析可一次解析5000到6000萬個基因片段,並比對超過14萬種微生物與6400筆抗藥性基因資料庫,為每個人建立專屬的腸道健康地圖。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