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
- 
                            
微晶片植入黃斑病變者視網膜 研究:8成受試者恢復閱讀能力
|全球乾性老年黃斑病變,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估計全球約有500萬名病患。最新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針對視網膜微晶片所做的跨國臨床實驗,顯示這項將影像轉為光電訊號,刺激視網膜內層細胞的裝置,讓80%受試患者恢復閱讀能力,被視為國際間同類型研究的一大進展。
 - 
                            
美日3學者獲諾貝爾生醫獎 1人爬山遠行至今不知得獎
|文教科技今(2025)年諾貝爾第一個獎項生醫獎在6日公布,由美國和日本3名學者共享殊榮,他們揭開免疫系統如何避免攻擊健康細胞的機制,為自體免疫疾病、處理器官移植排斥和癌症療法開闢可能性。有趣的是,兩名美國學者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接到來自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喜訊,甚至以為是騷擾電話。
 - 
                            
美日3學者共同獲諾貝爾生醫獎 找到阻擋免疫細胞攻擊人體關鍵
|全球2025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今(6)日揭曉,由2位美國生物學家及1位日本免疫學家共獲殊榮,3人在周邊免疫耐受領域,發現能阻止免疫細胞攻擊人體的關鍵「調節性T細胞」,以及能控制該細胞發育的基因,對於促進人類理解罹患自體免疫性疾病原因做出巨大貢獻。
 - 
                            
皮膚細胞DNA可改造成卵子 專家:需多年才可進入臨床
|全球科學家不斷尋求在生殖技術有所突破,美國最近有研究把人體皮膚細胞的DNA改造成卵子,並且跟精子結合完成受精,其中有部份形成早期胚胎。不過,這項嘗試目前只是概念驗證階段,距離臨床應用至少還要再等10年。
 - 
                            
成功將皮膚細胞轉化為卵子 美研究有望成不孕症、同志生育曙光
|文教科技美國科學家近期成功找到能將人體皮膚細胞轉化為卵子的方式,後續只要再透過體外受精技術,就能夠製造出胚胎。由於使用的皮膚細胞不限制性別,若該技術成熟可行,包含男同志、不孕症患者均可成功孕育擁有自己與伴侶DNA的胚胎。不過由於該技術仍存在許多侷限性,研究團隊估計,至少仍須10年以上才能進入臨床實驗階段。
 - 
                            
 - 
                            
英澳重組粒線體基因缺陷受精卵 助高風險婦生8名健康寶寶惹議
|全球英國與澳洲的研究人員利用一項實驗技術,將帶有粒線體基因缺陷的受精卵,與健康捐贈者的受精卵重組,大幅降低了罕見遺傳疾病的風險,並且生下了8個健康的寶寶。不過這種療法因為涉及第3人基因,被稱為「三親嬰兒」,也引發倫理爭議。
 - 
                            
台灣本土腦庫成立,解碼失智等神經疾病之謎【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灣即將在今年底邁入超高齡社會,神經退化疾病成為不可忽視的健康挑戰。台灣65歲以上每13人就有1位失智,80歲以上更是每5人有1人失智。面對漸凍症、阿茲海默症等無藥可醫的絕症,患者與家屬承受著巨大的身心煎熬。為了突破醫學困境,台灣在2023年於台大醫學院成立第一個腦庫,為神經科學研究點亮一線曙光。
 - 
                            
三陰性乳癌僅能化療 國衛院聯手清大研發抗癌新藥
|生活癌症連續多年蟬聯台灣10大死因之首,現在台灣抗癌藥物研發有重大突破,國衛院和清華大學聯手開發驅動蛋白KIF2C標靶新藥,為經過治療卻易復發的三陰性乳癌患者,帶來一線曙光。
 - 
                            
英大學開發MRI進階儀器「FCI」 無需顯影劑且檢測更精準
|文教科技影像醫學技術愈來愈先進,研發出第一台磁振造影MRI的英國蘇格蘭亞伯丁大學,花費10年時間再研發出低磁場的MRI儀器FCI,新儀器不需要使用顯影劑就能檢查,減少顯影劑留在體內的機率,同時能偵測到比傳統MRI更微小的細胞結構,提高檢測的準確度,目前已經針對乳癌與腦癌病患進行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