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

  • 未滿20歲熬夜追劇 恐增加視網膜剝離風險

    |生活

    許多民眾常晚上熬夜追劇,不過這樣不只傷身體,更危害眼睛健康。眼科醫師林宜鴻發文指出,長期熬夜追劇不僅傷眼睛,20歲以下的青少年更容易因為眼睛還沒定型,加深眼睛近視度數,進而造成視網膜變薄,增加視網膜剝離風險。另外熬夜也對血壓有不好影響,長期下來恐怕會讓腎功能惡化。

  • 英國研究3D視網膜檢查 有望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

    |全球

    AI改變生活與工作方式,也促進醫療技術的研發與進展。為了找出阿茲海默症的高風險族群,英國科學家以3D的方式掃描數十萬雙眼睛,再利用人工智慧做歸納。科學家說,至少可以找出發病前7年的跡象。但研究往往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科學家也警告,如果要將這樣的技術廣泛應用,可能還得等上好幾年的時間。

  • 眼科醫師辦「眼底晴空」畫展 象徵患者重見光明

    |文教科技

    三軍總醫院眼科醫師張雲翔,當醫師將近30年,他在2020年開始學畫,到今累計超過60幅的畫作,畫作結合治療病人時的感想與理念,近期也舉辦個人畫展。

  • 眼睛過勞釀視網膜病變 醫:使用手機每日勿超過四小時

    |

    現代人難以拒絕使用3C產品,卻也造成不少併發症,高雄一名大學校安教官因經常24小時值班待命,夜間處理公務時也會用手機聯繫,眼睛視網膜出現病變,也就是俗稱眼睛過勞死,若未即時就醫治療恐怕會失明。 53歲黃先生在大學擔任校安教官,但幾個月前,左眼出現視力模糊,兩眼立體感消失,干擾工作和生活,就醫發現視網膜出現病變。 病患黃先生說:「想說怎麼會有眼睛過勞死狀況,因為我眼睛一直都很好,(醫生)他跟我講一

  • 3歲童罹母細胞瘤快失明 百萬愛心捐款助赴日就醫

    |

    高雄一名3歲男童,因為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在四個月大時先摘除了左眼,現在又因癌細胞擴散,右眼也有失明的風險,雖然希望到日本醫治,但上百萬的醫療費用對他們而言相當沈重,所幸在多方協助下,最後順利募得款項。 男童開心玩著溜滑梯,看似無憂無慮,但其實他正在失明及保命二條路上掙扎著。年僅3歲的男童因視網膜母細胞瘤,4個月大就被摘除左眼,右眼這幾年多次局部復發,歷經50多次化、放療,最近再度復發,醫師將

  • 北榮最新研究 空汙是導致「眼中風」重要因子

    |

    台北榮總最新研究發現,空氣污染是導致「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也是俗稱「眼中風」的重要因子,尤其是患有三高以及65歲以上的長者,發生的風險更高,這項研究結果也已經發表在國際期刊。 一名六十多歲的男子,日前突然出現眼前發黑,視覺只看得到30公分之內的範圍,趕緊就醫,經過檢查是中心視網膜動脈被血栓堵住,血液無法流到眼球,確診為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俗稱眼中風。眼中風盛行率大約是每十萬人1.33%, 台北

  • 清大研究國內學校教室 大部份攏傷過光

    |

    目睭對咱人來講是誠重要,清華大學研究團隊,針對教室內底的電火做研究,發覺大部份教室的電火攏傷光。另外提醒,桌頭燈,無論是節能的日光燈抑是LED燈,若傷過光,恐驚對目睭有傷害。 學生專心的在看書,但看沒多久眼睛就會酸,仔細一看原來是桌上的檯燈亮度過亮所導致。清大教授指出,許多家長為了孩子買檯燈,只知道要買亮一點的,但其實太亮反而會造成孩子眼睛不舒服,甚至容易引發眼睛病變。 ==學生== 看太久的書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