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
-
8成營建廢棄物可回收再利用 環境部促砂石棧場轉型處理廠
|環境不管蓋房子、拆房子、還是裝潢房子,都會產生大量廢棄物,被丟掉的東西還有價值嗎?事實上經過分類、篩選、破碎與再處理後,可以產生混凝土級配原料,或作為燃料的木屑。環境部輔導業者成立「資源循環處理廠」,讓營建廢棄物高達8成可以回收再利用。
-
有謙家園建案遭指環評無效 新竹縣府駁不實指控
|地方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披露,位於新竹寶山的「有謙家園」建案違法擴建,並指出該擴建案曾做過環評變更備查,但該備查違法、應當自始無效,質疑有謙家園恐怕是大型山坡地違建。
-
境外污物南移 環境部:25至27日污染物易累積
|生活東北季風挾帶境外污染物南移,環境部提醒高屏地區、嘉義台南地區敏感族群要少在戶外劇烈活動。而高雄在上午9時左右,全市的空品測站也幾乎都是橘色提醒燈號。民眾明顯感覺空氣變差,市府通知轄內79家大型工廠提前降載減排,提前啟動防制作為,但上午還是有民眾參加田徑比賽,穿著恐龍裝比賽誰跑得快。
-
入冬首波中國霾害空污 西半部空品橘紅燈
|環境中國上海昨(23)日出現霾害現象,又因為東北季風增強,今(2023)年入冬之後的第一波中國霾害空污隨之被挾帶到台灣。根據環境部空品監測顯示,今(24)日上午,台灣西半部還有新北、桃園以及馬祖地區,空氣品質呈現橘色到紅色,對敏感族群和所有族群不健康等級,提醒民眾留意空品變化、做好防護。
-
汰換老舊柴油車降5成空污 調修燃油控制系統補助至明年底
|環境為了減少老舊柴油車的污染,環境部除了過去補助車主汰舊換新,也針對老舊車輛補助「燃油控制系統」,至少可改善5成以上的粒狀物污染物排放。而目前老舊柴油車,也就是1到3期的車輛還有7萬4000多輛,不過申請調修只有2成,因此環境部決定再將補助延長至明(2024)年底。
-
全台第一個碳足跡認證 田中馬拉松1.7萬人參賽
|地方被稱作最有人情味的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今(12)日開跑,有近1萬7000名跑者參賽,當地也準備各種美食,讓跑者補給體力。主辦單位響應環保,成為全台第一得到「馬拉松碳足跡認證書」的運動賽事,已送環境部申請碳標籤,推動綠色路跑賽事。
-
後年才開徵碳費 傳已有鋼鐵業者哄抬價格
|產經明(2024)年開始環境部將針對碳排大戶計算排放量,後年開始徵收碳費,但現在已傳出有鋼鐵業者向客戶預告,明年出貨的鋼筋將加收碳費,對此鋼鐵龍頭中鋼表示不便評論,會努力減碳提升競爭力,而環境部也強調費率還在研議中,業者不應藉此來哄抬產品價格。
-
塑膠容器採純料等綠色設計 回收清除處理費最高打7折
|環境要減少塑膠使用,環境部將針對塑膠容器產品推出「綠色費率」,如果業者能提出綠色設計,包括使用純料、或是採塑膠原色、減少標籤、使用再生料,那麼所需繳交的回收清除處理費最高可打7折,專家認為這更有利於後端回收。
-
臭蟲肆虐從法國到韓國 出國旅遊如何避免帶臭蟲回家?
|生活臭蟲在法國肆虐並已擴散至亞洲的韓國,根據觀光署統計,今(2023)年截至9月共有近70萬人次前往韓國,是台灣第三大出國目的地。要如何避免將臭蟲帶回家?如果不小心帶回家了,又該怎麼辦?
-
監測跨境污染物 環境部與NASA共設校正平台
|環境玉山國家公園內的鹿林山空氣品質測站,可以監測跨境傳輸的汙染物,美國太空總署NASA肯定台灣的監測水準,與環境部合作在鹿林山成立校正平台,將來監測數字經校正可直接與國際接軌,也有助於推動與東南亞國家在環境監測上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