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學開發MRI進階儀器「FCI」 無需顯影劑且檢測更精準
病患被送進儀器內,接受磁振造影MRI掃描腦部的檢查。MRI是一種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產生人體內詳細影像的醫學儀器,舉凡診斷疾病、評估病情和追蹤治療效果都用得上。MRI不使用X光,被認為是相對安全的檢查方式。
然而所有的儀器使用都有極限,再精密的儀器也無法完全探究人體的奧秘。

距離第一台MRI問世已經50年,而研發MRI的英國亞伯丁大學花費10年時間,開發出進階的MRI機種,名為FCI的儀器可偵測到比MRI更微小的範圍。
亞伯丁大學生物醫學物理學家布洛什表示,「傳統技術你只能觀測到接近於毫米的大小,例如約10微米,透過視野循環技術FCI可以看到比這些範圍小得多的運動,甚至可以達到細胞以下的範圍。」
現有MRI雖然可提供病患體內的細部結構,但缺點是無法偵測部分早期細胞病變,準確度仍待改善。FCI使用低磁場,可以提供體內組織更小的分子特性訊息,對於治療中的癌症病患是否復發,可提高判讀的精準性。

亞伯丁大學生物醫學物理學家布洛什指出,「我們不僅可以區分癌組織與健康組織,還能判斷癌症是否具有侵襲性,腫瘤會產生不同類型的信號,在生長或開始擴散時,我們能觀察到癌症的兩種行為模式,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結果。」
亞伯丁大學癌症專家基爾蒂說,「傳統檢查帶來了許多問題,對患者而言,因為他們無法確定,內心充滿擔憂,腫瘤是否復發或沒復發;對醫事人員而言、對治療他們的臨床醫生來說,由於這種不確定性,他們無法確定是否應繼續現有的化療,還是應改用其他方案。」

FCI還有一項特點,受檢病患不需要注射顯影劑,減少顯影劑殘留體內的疑慮。目前FCI在試驗階段,原型儀器已經在中風和乳癌患者身上進行測試,
未來還將針對18名患有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腦瘤患者進行研究,在化療期間進行掃描追蹤。這類病程快速且有侵襲性的腦瘤,療法相當有限,有了相對精密的影像掃描技術輔助診斷,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治療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