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
海冰流失迫北極熊陸上捕食 體內驗出PFAS污染物
|全球北極暖化加劇,衝擊依賴海冰捕獵的當地居民與野生動物。為研究極地環境對北極熊的影響,挪威極地研究所前往斯瓦爾巴群島採集北極熊的脂肪與血液樣本,結果發現體內含有永久性化學物質PFAS(批法斯),專家認為可能跟海冰減少、北極熊改變覓食方式有關。
-
米其林主廚打造太空餐 經典法餐將登太空站
|全球太空人的食物大多是冷凍乾燥包裝,打開後加水即可食用,口感相對簡單。不過2026年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可望品嘗到鵝肝醬、黑蒜燉牛肉和椰香煙燻米布丁等法國經典大餐,因為歐洲太空總署邀請法國米其林三星名廚設計特別餐,將由法國太空人阿德諾帶上太空站。
-
-
溫網球后掀「草莓義麵」熱潮 波蘭半世紀前飲食文化再起
|全球拿下生涯首座溫布頓女子單打冠軍的波蘭女子網球名將斯威雅蒂(Iga Swiatek),除了為國爭光,還讓家鄉傳統美味「草莓義大利麵」在網路上掀起熱潮。波蘭還有一種「牛奶吧」的特殊飲食文化,牛奶吧裡不賣牛奶、也不是酒吧,它是共產時期至今一直都在接受政府補助的小吃店,只要不點肉,任何人都能夠只花一點點錢就能飽餐一頓。
-
民團籲菜單、蔬果標示碳足跡 盼助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
|生活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農牧業,食物其實也有環境成本,為此民間團體希望推動超市蔬果與餐廳菜單標示碳足跡,讓消費者「看得見」,選擇低碳產品。環境部表示,目前推動「自願性產品碳足跡核定標示及管理辦法」,市面上約400件食品食材有碳標籤證書。
-
朝野立委欲訂營養午餐專法 政院受財劃法影響未提新草案
|文教科技教育部統計,每天有153萬學童在學校吃營養午餐,但食安事件頻傳,而且各縣市對廚工編制、午餐費用與補助等規定不一致,朝野立委認為有必要設立專法,本會期多達23個版本的草案。不過行政院版本因《財劃法》修正影響補助與事權,到目前仍未提出。
-
BMI大於40「病態性肥胖」 三高及癌症風險增
|生活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BMI大於40稱為「病態性肥胖」,而我國健保署也將減重手術適應症下修為BMI大於37.5、或是大於32.5而且合併有高危險併發症。醫師警告,如果病態性肥胖沒有妥善治療,罹患三高及癌症的風險會提高。
-
彰化北斗返鄉青農 友善農法種植提升黃豆價值
|地方彰化北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農業小鎮,近年來因返鄉青年的投入,展現出創新與活力。返鄉青年陳光鏡以友善農法種植黃豆,透過農業、飲食與教育3大層面推動國產農糧價值,提升民眾對綠色飲食的關注。此外他也積極推動地方文化復興,與在地青年攜手發展產業,為城鄉發展帶來新契機。今(14日)晚間8時公視《南部開講》在地旅行帶您走訪北斗,感受地方農業的轉型與創新。
-
全球未來25年面臨健康挑戰 過半成人、三分之一童可能超重
|全球現代人的生活久坐少動,加上飲食習慣偏差,肥胖比例越來越高。一項新的大型研究顯示,如果不積極採取行動,未來25年內,全球近6成成年人跟三分之一的兒童,都會超重或者肥胖,成為本世紀最大的健康挑戰。目前全球超過半數超重成年人集中在8個人口大國,前3名就是美國、中國與印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