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
-
躺平60天報酬60萬 法國實驗太空人微重力下生理變化
|全球法國一間太空診所近期為了瞭解太空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生理變化,找來12名志願者24小時躺平,維持整整2個月,希望能藉此了解他們的健康變化,協助太空人未來在執行任務時,能維持最佳的健康狀態。
-
脊髓肌肉萎縮症放寬用藥給付 助減輕病友與家屬負擔
|社福人權脊髓肌肉萎縮症(SMA)是一種漸進性神經肌肉退化性疾病,病人會持續退化,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今(2023)年4月健保放寬用藥給付,讓更多成人患者受惠。醫生也提醒家長,SMA是世界上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要及早篩檢。
-
新冠確診後遺症 康復後肌少症半年無力倦怠
|生活根據統計,國內已有超過千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台灣家庭醫學會最新調查發現,染疫後出現肌少症也是新冠後遺症之一,平均每5位出院患者就可能有3位,出現長達半年肌肉無力或倦怠疲勞問題,尤其65歲以上長者若有肌少症,恐怕增加跌倒及死亡風險。
-
中國圍台軍演 蘇揆批中勿秀軍事肌肉
|兩岸中國近日在我國周邊海域軍演,引發國際關注,美國白宮批評相關作為是中國改變現狀企圖的重大升級,意在挑釁且不負責任,也增加了誤判風險。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批評對岸蠻橫軍事作為擾亂區域穩定,受害的不只我國,呼籲中國不要仗著軍事力量秀肌肉,妨害地區和平。
-
醫提醒無論輕重症 確診康復3週內留意血管發炎
|生活國內確診民眾增加,也讓不少人開始擔心康復之後會不會出現腦霧、健忘等長新冠症狀,有醫師提醒,無論染疫是輕症或重症,康復後2到3周更要注意血管發炎的問題,包括中風、心血管疾病等,急性發作的機率大增,未處理好恐致命。
-
振興醫院設立「銀光學苑」 讓老人學習新知、活化腦力
|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大約有360萬人,其中有28萬多人患有失智症;等於平均每12位長者,就會有1人罹病。振興醫院在2年前設立「銀光學苑」,經由專業團隊、非藥物課程,讓長輩來學習新知、活化腦力,增加彼此互動機會,讓長輩活出精彩的第二人生。 跟著職能治療師一起帶動唱,70多歲的劉奶奶笑得好開心。事實上,5年前她才經歷過父母相繼離世,加上先生罹患重病等雙重打擊,讓她產生焦慮、失眠症狀,
-
新冠患者臥病後遺症 醫院助復健治療
|疫情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有些人感染病毒痊癒之後,還是繼續跟各種後遺症奮戰:包括掉頭髮、肌力流失、失去平衡感等等,必須接受長期的復健。 西班牙這家醫院的復健病人用力踩腳踏車,重複抬腳用手碰膝蓋,這些動作都是為了訓練大腿肌力。而參與的病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感染過新冠肺炎。 其中現年56歲的亞古樂,4月染疫,住院3個月後,出院已經4個半月,而且做了3個月的復健,但至今仍為後遺症所苦,包括身體和
-
國外文獻:電療、熱療只緩解疼痛 效果有限
|根據健保資料顯示,台灣在去年有103萬人,因為背痛、肩頸痛等因素就醫,其中大約90萬人接受電療、熱療等物理治療方式;但有國外文獻顯示,這類治療效果,只能暫時緩解疼痛,效果有限。 把貼片安置在手臂上,準備進行電療。張小姐因為工作和抱小孩的關係,手臂痠痛,活動有異狀,因此趕快就醫,並接受電療等相關療程。 電療使用者張小姐說:「手往上抬高的時候,整個手臂都會疼痛,用力的時候,提東西的時候。(復健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