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的暴雨襲亞洲、美國釀災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示警【圖輯】

陳祖傑/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圖/美聯社)
受氣候暖化影響,亞洲國家南韓、日本、印度等,以及美國,從7月起陸續受到暴雨侵襲,洪災造成多人死傷、房屋倒塌。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示警,氣候變化增加了全球洪災的風險,而且缺乏抵禦洪水能力的低收入國家,傷亡會更嚴重。

 

南韓暴雨已知40死9失蹤

南韓自7月9日開始受大雨侵襲,至少有40人死亡、9人失蹤以及34人受傷,超過10,000人被迫撤離家園。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集中在韓國中部和南部地區。

中部城市清州,7月16日晚上一處地下道遭洪水淹沒,約15輛車受困其中,包括一輛公車。當地出動數百名救援人員在隧道中搜尋倖存者。

(圖/美聯社)

根據《韓聯社》報導,消防人員今早再打撈出4具遺體,使該事故死亡人數已增至13人,另有9人受傷。

(圖/美聯社)

此外,忠清南道、慶尚北道為重災區,當地有139幢房屋被淹;在慶尚北道至少有19人死亡,8人失蹤。在韓國醴川市,暴雨引發山體滑坡連日大雨引發山洪和山體滑坡,房屋被毀。

(圖/美聯社)

日本福岡、富山降雨創紀錄 九州多處洪水土石流

受梅雨鋒面影響,形成「線狀降水帶」(台灣稱線狀對流,指發達的積雨雲相互連接,在同一地區停滯數小時的降雨區域),日本九州地區從7月10日起就迎來激烈雨勢,造成山體滑坡、洪水等嚴重災害,福岡縣、佐賀縣、大分縣等地方都傳出災情。

(圖/美聯社)

根據日本氣象廳統計,福岡縣久留米市在10日上午8時15分至9時15分之間,短短一小時的降雨量為91.5毫米,創下當地史上最高的降雨紀錄。

(圖/美聯社)

隨後日本本州中部也被豪雨襲擊,富山縣南礪市降下創紀錄豪雨,議員赤池伸彥凌晨親赴當地呼籲居民撤離,卻遭遇土石崩塌,享壽65歲。

美國東北部面臨豪雨挑戰

美國東北部同樣面臨豪雨挑戰,包括紐約州、新澤西州、康乃狄克州和佛蒙特州等,在9日與10日都受大雨侵襲。其中佛蒙特州災情嚴重,洪水淹沒約有8000人口的蒙特佩利爾市中心,總統拜登在12日宣布當地進入緊急狀態。

(圖/美聯社)

佛蒙特州長史考特(Phil Scott)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目前還沒有死傷人數通報,他將這次天災比作2011年的艾琳颶風,並表示「當時艾琳只有下大約12個小時的雨,然後就結束了,但這次降雨已經持續了48個小時。」

(圖/美聯社)

至於在紐約州,一名35歲的婦女在撤離時被洪水沖走,不幸罹難。

(圖/美聯社)

印度北部從7月初起就迎來豪雨侵襲,據《美聯社》報導,當地官員表示,洪水造成逾100人死亡,災情嚴重。

印度第2大城市德里(Delhi)降雨量在24小時達到153毫米,創下1982年以來7月單日最高紀錄。北部主要河流之一亞穆納河水位持續上漲,來到207.71公尺,同樣創下歷史紀錄。

(圖/美聯社)

喜馬拉雅山區的喜馬偕爾邦,災情最為嚴重,當局表示,當地有近170間房屋倒塌,另有600間房屋受損。由於喜馬偕爾邦是印度著名觀光城市,許多旅客受困,政府只好派直升機營救。

(圖/美聯社)

世界各地均傳出洪災,根據《BBC》報導,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主任Stefan Uhlenbrook表示,氣候變化增加了全球洪災的風險,而且許多低收入國家缺乏抵禦洪水的能力,包括防洪工程,以及洪水管理等,這導致發達國家與低收入國家在面臨洪災時,死傷人數會有明顯差距。

(圖/美聯社)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