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溫1°C大氣含水增7% 美國氣象學家:劇烈降雨將更加普遍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年因全球暖化與逢聖嬰現象,全球也陸續傳出因極端氣候引發的災情。NASA稱,全球平均氣溫自1880年以來,至少上升了1.1°C,更加高溫的大氣能夠容納更多水分,使得暴雨情形越加常見與嚴重。美國氣象學家表示,這樣的情況將會更加普遍。
今年因全球暖化與聖嬰現象,台灣連續多日高溫,熱傷害就診人數增加,全球也陸續傳出因極端氣候引發的災情。
如印度首都因大雨造成土石流與山洪爆發,3日內至少15人死亡;日本西南地區也遭受暴雨襲擊,引發的土石流與洪水造成房屋與橋梁受損,至少2人死亡、6人失蹤。
國邁阿密大學的大氣科學教授索登(Brian Soden)指出,這些嚴重的洪災有個共通點—–都是從溫暖的大氣中形成。
溫室氣體使得地球上的熱量無法輻射至外太空,升溫的大氣能夠容納更多水分,使得暴雨情形越加普遍、嚴重。
美聯社報導,氣溫每升高1°C,大氣中的水分含量就會增加約7%。NASA稱,全球平均氣溫自1880年以來,至少上升了1.1°C。
索登解釋,「這些事情的發生並不稀奇,氣候模型從第1天起就預測到這個情況,隨著氣候變暖,我們預計強降雨事件將變得更加普遍。」
「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並不是排放最多溫室氣體的地方。」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所長,同時也是氣候學家的施密特(Gavin Schmidt)指出,溫室氣體大部分都來自西方工業國家,但受到嚴重影響的,大部分都是缺乏良好基礎設施,或是難以應對極端氣候的地區。
王介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