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
-
丹麥動物園向民眾徵「不要的寵物」 將安樂死用於飼養肉食動物
|全球丹麥的奧爾堡動物園近日在官方社群發文,希望民眾可以捐贈不想繼續養的健康寵物,例如雞、兔子和天竺鼠等,並將用來作為園區內的掠食性動物的食物。園方強調,「這樣做是為了模仿動物界的天然食物鏈」,且會以溫和的方式安樂死這些動物。
-
哥本哈根結婚不需出生等證明 外籍新人搶登記
|全球每年有上萬對新人湧入美國「婚禮之都」——賭城拉斯維加斯結婚,現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有後來居上的趨勢,光是2024年就有高達8千對新人來這裡完成終身大事。哥本哈根簡化婚姻登記,不需要出生和未婚證明,丹麥還是全球第一個承認同性伴侶制度的國家,讓許多跨國籍新人不惜千里,也要來這裡定下幸福婚約。由於外來新人過多,哥本哈根市政府從10月開始,為當地的伴侶保留4成時段。
-
加拿大野火1年燒掉5個台灣面積 AI無人機精準投擲種子造林
|全球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乾旱導致野火不斷,加拿大在2023年創下紀錄,每一省都傳出野火災情,總計燒掉1800萬公頃,相當於5個台灣的林木面積。為了加速森林復育,一家新創公司採用無人機植林的方式,將高科技種子膠囊精準投擲在復育的林地上,每一架無人機一天投擲的數量可種植多達5萬顆樹。
-
因應俄烏戰火升高歐洲局勢 丹麥宣布女性納義務役抽籤對象
|全球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讓歐洲防禦拉起警報,北約峰會通過分階段擴張軍費到GDP的5%,跟俄羅斯接近的國家也更積極加強戰備與動員。丹麥今(2025)年7月1日起,年滿18歲的女性將首次跟男性同胞一起加入徵兵抽籤,比原先規劃的還要提早2年,服役時間也將會從現在的4個月增加到11個月。
-
丹麥宣布年滿18歲女性納義務役抽籤範圍 役期同步延長至11個月
|全球由於俄烏戰爭仍在持續等國際情勢變化,6月底登場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與會各國都同意增加國防預算。北約成員國之一的丹麥政府近期宣布,自今(2025)年7月1日起,年滿18歲的女性都要納入義務役抽籤範圍,並將原本4個月的義務役期延長至11個月。
-
丹麥出土維京時期墓葬群 專家推測為10世紀藍牙王家族
|全球丹麥第二大城奧胡斯北方的利斯比耶,近來發現一處10世紀維京時期的異教徒墓葬群,引發考古界高度關注。這個墓葬群裡有多達30個墓穴,而且大多數陪葬品都非常豐厚,因此有可能是10世紀下半葉俗稱「藍牙王」的哈拉爾德王(Harald Bluetooth)他底下的貴族。而這批重要的考古發現,也讓後世得以深入了解維京人與他們的世界。
-
夾縫中的單車路權,如何打造自行車友善城市?【獨立特派員】
|生活台灣擁有「自行車王國」的美名,卻在都市交通規劃中,對自行車族顯得格外冷漠。儘管政府陸續推動「三橫三縱」的車道建設,然而實際通勤環境仍讓騎士們進退兩難。當自行車只能在人行道與馬路之間游移,路權的模糊不清成為安全隱患的根源。
-
北約強化波羅的海海纜巡邏 丹麥部署4艘無人快艇
|全球丹麥日前先後部署4艘美國業者研發的「無人快艇」,來輔助水面與水下的追蹤偵測任務。由於從去(2024)年下半年,多次傳出波羅的海海底電纜遭破壞之後,部份北約組織國家認定是俄羅斯蓄意所為,北約會員國則特別加強這個海域的巡邏任務。
-
丹麥設寄宿學校體系 助學生探索自我、學習團體生活
|全球青春期的孩子對於未來多半是懵懂未知,為了幫助這個年紀的學生探索自我,丹麥創立獨特的寄宿學校體系,15歲學生在升上10年級、相當於台灣高中學制的前1年,可進入寄宿學校就讀,學習獨立自主和團體生活。1年的學費雖然3、40萬台幣,仍受到中產階級家庭肯定,丹麥約有三分之一的15歲學生入校就讀。
-
歐盟設立1500億歐元軍備基金 丹麥國土防衛軍應徵者眾
|全球為了因應假想中來自俄羅斯對西歐的攻擊,北約組織的歐洲會員國紛紛採取不同措施強化國防。除了歐盟正式成立1500億歐元的軍備基金,供各國挹注資金,各國也有不同對策。德國考慮採取瑞典模式的義務役徵兵制度,而丹麥則有更多民眾申請加入國土防衛軍,以支援陸海空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