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發展新綠能 電子甲醇供航運燃料
走進電子甲醇生產工廠用地,大大小小的管線交織出錯綜複雜的路線,正在將不同氣體、液體送往不同筒槽。北歐國家丹麥的再生能源開發公司歐洲能源在南部小鎮卡索建造了一座全球最大的電子甲醇廠,能利用再生能源、水和二氧化碳生產電子甲醇,替代傳統甲醇。
歐洲能源資深副總潘史托普指出,「傳統的甲醇是由天然氣,也就是化石燃料製成的,而我們這裡使用的資源是二氧化碳,它產生自生物體,還有電力來自於太陽能或風能,也可能是水力。」

這間工廠由歐洲能源 與日本貿易投資公司三井物產共同建造,今(2025)年3月開始運作,生產初步的電子甲醇提供給航運企業快桅集團玩具生產商樂高,以及製藥公司諾和諾德3家公司。其中,樂高與諾和諾德都將甲醇用在生產塑膠,每天都會有3到4輛卡車運送電子甲醇到客戶公司。
歐洲能源資深副總潘史托普說明,「我們在電解槽中加入水,電流會分解水分子成氫與氧,二氧化碳和氫氣以氣態形式進到這裡,然後進入我身後的反應器,反應器中有催化劑能引發反應生成甲醇或甲醇和水的混合物。」

歐洲能源表示,有部分客戶期待實現供應鏈環保化,但這種新型綠色燃料目前年產量只能達到約4萬噸,對比全球市場的甲醇需求量1億噸,能替代化石燃料製造的比例相當渺小,但歐洲能源已經有計畫要在加拿大、巴西、澳洲尋求新的合作夥伴擴建工廠,讓電子甲醇的產量提高到年產15萬噸。
不過有環境專家認為,電子甲醇的生產耗能高、燃料成本昂貴,以永續電能生產電子甲醇,不如用在為電動車等產品供應電力,可以達到5倍以上氣候效益;另外電子甲醇的能量密度比傳統燃料低,對比使用一般燃料,電子甲醇要用2倍能量才能達到相同的效能。

另外,在腓特烈西亞還有綠色氫能企業永續燃料啟用歐洲少數的低碳氫能廠,以太陽能和風能生產清潔能源氫氣。不過受限於技術不夠成熟,低碳氫能的成本比天然氣和石油高,在歐洲發展依舊困難重重,連這座工廠也是從2023年延後到今年才開始生產。
永續燃料公司營運長寇斯格指出,「綠色氫能的發展取決於政治情勢,像是歐洲已經通過了再生能源指令第3版計畫,這代表到2030年,僅僅5年後,歐洲消耗的所有燃料中必須有1%是經過認證的綠色『非生物來源可再生燃料』。」
預計工廠初期能生產20兆瓦的氫氣,未來將會擴建,產能最高可以達到350兆瓦。業者也敦促歐盟各國和政界人士積極推動實施再生能源指令第3版計畫,協助工業和重型交通運輸大幅減少碳排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