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大事/核三重啟公投未過 北宜高鐵過環評(2025.8.18-8.24)

核三重啟公投未通過(8/23)
核三重啟公投以未通過落幕,同意票共有434萬票,未通過門檻,且公投整體投票率約29.53%,為全國公投案史上第三低,但同意票數仍高於2021年「重啟核四」的380萬票。
總統賴清德在公投後發表談話表示,公投雖未通過門檻,但能充分理解社會對於能源多元選擇的期待。 他也提到,如果未來技術更安全、核廢料更少,社會接受度提高,不會排除發展先進核能。
7遭罷藍委全守住立委席次(8/23)
新北、新竹縣、台中、南投等縣市共7席區域立委罷免案全部未通過,顏寬恒等7位藍委保住立委席次。
大罷免失利後,民進黨主席、總統賴清德強調人民的聲音都已聽到;但民進黨黨內檢討聲浪不斷,更有立委認為「黨團運作」應該重新調整。
行政院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8/21)
行政院已通過202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規劃。(圖/行政院開麥啦-2)
行政院21日拍板明(202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新《財劃法》上路後,明年中央分給地方的統籌分配稅款將大幅增加4165億元,中央財政出現極大的缺口,將舉債4000億元。不過總預算並未編列外界關心的軍公教人員加薪?
經濟部長郭智輝等3首長同日請辭(8/22)
行政院長卓榮泰內閣將改組,經濟部長郭智輝、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都在8月22日請辭。
總統賴清德23日證實,將啟動內閣改組,並透露已慰留曾多次請辭的行政院長卓榮泰。
北宜高鐵計畫環評通過(8/20)
高鐵延伸宜蘭計畫20日通過環境部環評,全長60.6公里,可大幅減短從台北至宜蘭的通車時間。鐵道局爭取年底或明(2026)年初通過並計發包施工,預計核定後11年可通車。
不過台鐵產業工會代表環評前曾質疑,是否有必要放棄既有直鐵規劃,工會也憂心高鐵直接衝擊台鐵營運。
美烏白宮會面討論烏俄戰爭(8/18)
美烏領導人8月18日在白宮會面。(圖/美聯社)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美東時間18日前往白宮會見美國總統川普,就俄烏2國和平協議的細節進行商議,歐洲多國領袖也隨同參與。川普一度暫停會議,致電俄羅斯總統蒲亭。
美國與歐盟達成關稅協議(8/21)
美國與歐盟達成關稅協議。(圖/美聯社)
美國與歐盟22日正式達成新的跨大西洋貿易協議,雙方同意對藥品、半導體等大部分歐洲商品課15%關稅,不過葡萄酒與烈酒並未納入降稅範圍。
美國白宮7月31日已公布各國關稅行政命令,其中台灣稅率為20%,與孟加拉、越南等國相同,但高於日韓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