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人士、保育團體與環保團體,反對中油填海造陸,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在去年6月1日發起「基隆護海公投」之地方性公投,不過內政部函覆基隆市府表示,此公投「非地方自治事項」,上午相關人士再度舉行記者會,批評整個公投提案都受到行政機關的惡意拖延。
攸關協和電廠改建,及四接填海造地的基隆護海公投,被中央認定非地方自治事項。如果比較2021年底新竹喝好水公投案,不只是全國首件通過的地方公投案,而且關鍵在於水汙染也受地方政府管轄權限,公投主文就是從這方面著手。喝好水公投案領銜人彭桂枝就建議,基隆護海公投案,應釐清事權的歸屬,主文盡量避開觸犯中央事權。
基隆協和火力發電廠規劃改建、設置燃氣機組跟第4座天然氣接收站,將在外木山旁海域填海造陸引發爭議。民間團體去年推動基隆護海公投,基隆市長謝國樑今(1)日證實,公投連署案被內政部以不屬於地方自治事項為由駁回。公投領銜人表示,不排除推動全國性公投。
18歲公民權修憲案,落尾因為同意票,無超過所有投票權人的一半,自按呢無通過。今仔日就有立委佇立法院召開公聽會,討論修憲案未來會使按呢做。有民間團體佮學者認為,這擺無通過的兩个主要原因,一個是宣傳無夠,另外一個就是修憲的標準傷過懸。
昨昏(11/26)投票,嘛進行十八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公投,結果只提著564萬張同意票,無通過。民團表示,紲落來可能閣繼續透過憲法訴訟,抑是修改選罷法,甚至閣再提出一擺修憲複決公投,繼續推動。
此次18歲公民權修憲公投同意565萬票,大於502萬張反對票反對票,但是因為遠低於門檻的900萬,未能達成台灣第一次修憲複決公投通過。透過分析選票分布,可觀察出這次公投不是受到社會、經濟背景等因素影響,而是由政黨色彩左右了支持與反對,加上900萬超高修憲門檻,造就最後不通過的選舉結果。
年底除了地方選舉,閣有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毋過閣有四成的民眾,毋知影這个公投。有一寡仔NGO團體發起宣傳計畫,嘛佮學生佇各地頭的路邊演講,希望予閣較濟人認捌這个議題。
11月26,除了欲選縣市長和議員,閣有18歲公民權修憲案的複決公投。有民間團體調查顯示,民眾對18歲公民權的支持度有提升,不過也有4成外的民眾,毋知影有這個公投。
露西亞所掌控的四個烏克蘭地區,近日佇舉行加入露西亞的公投,官方媒體講:有9成的民眾支持加入。外界也咧關心,露西亞敢會佇30就宣布會共這4個地區佔落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也批評這根本亂來,歐美國家也攏譴責露西亞的行為。
台電規劃基隆協和電廠轉型為燃氣機組,並以填海造陸方式興建第四天然氣接受站,地方也發起基隆首個地方「護海公投」,日前提送基隆市政府審核,但基市府卻回文表明仍存有許多疑義,將報行政院認定是否屬地方自治事項。地方及環團人士今(29)日上午於行政院前開記者會,要求行政院與基隆市政府勿再拖延公投。基隆護海公投領銜提案人王醒之批評,「我們只看到基隆市政府在連續拖延了我們兩個月之後,最後竟然發了一紙公文給我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