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國防預算9495億元創新高 佔GDP3.32%
阿帕契直升機發射2.75吋火箭彈,爆炸聲響徹山谷,陸軍航特部21日在屏東仁壽山靶場進行年度實彈射擊,場面震撼。
而行政院會通過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其中國防預算金額創下史上新高,總計達到9495億元,預計占GDP的3.32%,年增率為22.9%。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仿造北約的計算模式標準,具體向全世界、也向國人展現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安全。」
強調這回國防預算參考北約標準,因此在總預算支出方面,除了有國防部主管的軍事投資1616億、作業維持1990億、人員維持2008億,還包括退除役官兵退休給付1064億、海巡支出295億等。而特別預算部分,有新式戰機採購399億、海空戰力提升計畫採購293億,還有預計編列的1176億,再加上非營業特種基金654億。
國防部主計局長謝其賢指出,「預計編列1176億中包含3個特別預算,一個就是海巡署的特別預算76億,剩下的1100億這是國防部所編的特別預算,還有2個案子,一個就是國土安全韌性的特別預算,另外一個就是防衛韌性的特別預算。」
國防部說明特別預算中,1100億為分兩案編列,當中防衛韌性就是外界所稱的軍購特別預算,8月8日已送到行政院,正在審查中,不過日前傳出預算規模將達7000億元,可能分為7年編列,國防部澄清尚未定案。
謝其賢說道,「詳細的編列情形,必須等到行政院審定之後,我們在適當時機會對外界做個說明。」
不過國防院學者揭仲分析,獲得特別預算挹注的武器採購與研發支出總計3484億,但作業維持只有1990億,兩者有嚴重失衡的趨勢,可能無法確保獲得的武器裝備,有合格的人員操作與足夠燃料運作,以及獲得必要的保養維護。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說明,「目前可以說是軍購採購的高峰期,隨著新式裝備的導入之後,後續零組件的採購也會增加, 來確保國軍的妥善率,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蘇紫雲認為,國軍當前軍購項目著重不對稱戰力,可以用更少的人執行更強大的防衛作戰量能,後續的彈藥與零附件籌補,也應盡速跟上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