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底將有4位大法官任期屆滿,因此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也公開接受各界推薦,現在傳出駐日代表謝長廷所創立的新文化基金會將推薦謝長廷,因此遭到在野黨質疑。但基金會董事長林耀文表示,無論專業或是人格特質,謝長廷都符合條件,現行制度並沒有明文規定政治人物不應該被推薦。
現任15位司法院大法官,有11人是由總統蔡英文提名,今(2023)年9月底有4人任期屆滿,將再由蔡總統提名。在野黨質疑,若是所有大法官全由蔡英文任命,將來恐怕無法維持司法獨立。民間團體則呼籲,啟動制憲或修憲程序,重新制定大法官交錯任期制度。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24日作出裁定,推翻「羅訴韋德案」判決,等於撤銷法律對墮胎權的保護。以保守派佔多數的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以5比4的票數,推翻先前的判例。如今至少有26個州,被視為確定或可能嚴格禁止墮胎。美國總統拜登表示,這是悲傷的一天,也呼籲選民在11月的期中選舉,用選票來發聲。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台灣時間24日晚間,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判決,將影響美國婦女合法墮胎的權利。川普執政時期副總統彭斯(Pence)肯定最高院的決定,並稱「生命贏了(Today, Life won.)」
美國週三驚傳有人想暗殺大法官,一名來自加州的男子半夜帶著刀槍子彈,來到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諾住家附近,揚言殺了他再自盡,警方在嫌犯動手前及時逮捕。而他供稱企圖行凶的動機、是不滿最高法院可能推翻保障墮胎權的法案,以及對發生在德州的小學校園槍擊案感到憤怒。
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本月2日獨家報導指出,依據美國大法官意見書草稿外流內容指出,最高法院擬推翻墮胎合法化的根基「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消息曝光後,眾多民眾走上街頭力挺墮胎權,有學者分析,一旦墮胎權遭廢除,同志婚姻與避孕等公民權利,也可能面臨否決危機。
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5月2日發布獨家報導指出,他們取得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意見書草稿,並推測美國最高法院可能將推翻「羅訴韋德案」,否決50多年前曾承諾女性的合法墮胎權利。
美國聯邦參議院7日表決通過,由美國總統拜登提名的傑克森出任大法官,成為美國史上首位非裔女性大法官。這次投票,傑克森獲得全部民主黨議員支持,共和黨議員有3人跑票支持傑克森,投票結果為53票支持、47票反對,順利通過。傑克森現年51歲,畢業於哈佛大學法學院,目前是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法官,過去擔任公設辯護人多年。美國史上只有過2名男性非裔大法官,傑克森將成為首位女性非裔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