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頻遭攻擊 林務局:移置生態熱區遊蕩犬刻不容緩

林靜梅 謝其文/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部分動保團體不滿農委會,推動移置生態熱區的遊蕩犬貓,昨(30)日上凱道抗議。不過林務局野公布野生動物容易遭受攻擊騷擾的區域,強調犬貓傷害野生動物情形層出不窮,威脅到保育類動物生存,因此在生態熱區移置遊蕩犬貓刻不容緩。

野外遊蕩犬,被自動相機拍攝到追逐山羌、台灣獼猴,畫面更直接看到狗攻擊黑冠麻鷺,又咬又甩。協助林務局在各地林管處調查的執行單位指出,野外遊蕩犬不只直接傷害野生動物,也可能會讓犬瘟熱與狂犬病等病毒,傳播風險大增。

野聲環境生態顧問公司負責人姜博仁提及,「這麼多年這樣拍攝就會感覺到遊蕩犬越拍越多,以生態的角度而言,我們會覺得犬貓就是屬於外來入侵種,野外的自然棲地原則上,應該是不要有這些外來種,它就是野生動物原本生活的地方。」

而瀕臨絕種的東方草鴞,育雛時也遭遇遊蕩犬頻繁騷擾,公鳥只能不斷張開翅膀威嚇,黑狗後來甚至侵門踏戶,研究人員後來介入架設鐵絲圍網,才保住草鴞一家。

另外林務局指出,保育類石虎慘遭遊蕩犬咬到頭破血流、肚破腸流,傷亡數字不斷攀升,認為將生態熱區的遊蕩犬移置,已成刻不容緩之事。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科長鄭伊娟表示,「野生動物輕則受傷重則就是死亡,牠原本牠該有的棲息環境就也會被擠壓到。擠壓到之下,這些瀕危的野生動物的數量一定會逐漸地減少。」

林務局指出,野生動物受犬貓攻擊的熱點,如地圖上顯示的紅點較集中在苗栗、台中、南投等縣市的部分鄉鎮淺山地區,已經明顯壓縮到野生動物的棲息空間。

林務局強調移置犬貓並非撲殺,而是讓犬貓與野生動物有各自的天地,珍貴脆弱的本土生態,亟需更積極保育。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