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雙連埤有民眾發現,有攝影師用夾子夾著活體老鼠尾巴,用來引誘東方鵟等保育類猛禽,以利拍攝美麗照片引發爭議。縣府派人到場蒐證、勸導,認為這樣的行為涉及騷擾保育類動物,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將全案移送法辦,也呼籲鳥友,涉及騷擾保育類野生動物,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可罰30萬元罰金。
屏東地檢署8日在霧台破獲獵殺保育類動物案件,從民眾住家搜出黑熊及水鹿等保育動物的屍體,及一把土製獵槍,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偵辦。但這兩天網路流傳影片,有兩名男子騎機車載著台灣黑熊屍體,還邊嘻鬧,引起外界撻伐。由於影片拍攝地點同樣在霧台,檢方正釐清是否為同一隻黑熊。
近期統計,檢警偵辦的賄選案件已經超過3000件,而賄選的花招也越來越多。檢警就查獲,台中市和平區有區民代表候選人,聘僱獵人獵捕保育類動物長鬃山羊,以部落分享為名義,分送山羊肉等山產,以及甜柿禮盒等賄選。不只涉嫌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還被依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送辦。
昨(6)日上午,有綠島民眾通報岸際有受傷海龜,海巡署東部分署獲報後立即前往。這隻綠蠵龜無法自行游出,只能透過用帆布拖帶方式才成功協助牠重返大海。而月初在潮境保育區,也發現一隻玳瑁遭魚鉤魚線纏住,所幸經協助脫困日前已開刀取出魚鉤,等復原後再評估野放。
岡山典寶溪滯洪池是高雄第一個做棲地營造的滯洪池,最近生態復育有成,7月先是迎來9隻保育類水雉棲息,高雄鳥會最近更發現,現場已有孵育3巢水雉幼鳥,鳥會認為這將成為棲地營造很好的示範,而水利局也表示會繼續跟生態團體合作,利用溼地或滯洪池等打造更多棲地。
有環團指出,微塑膠已經來到台灣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棲地,像是玉山和雪霸國家公園,都被點名,也讓相關的管理單位視為一大警訊。遊憩服務據點未來將嚴格要求,不能販售瓶裝水、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更考慮將塑膠微粒納入棲地監測項目。
雪霸國家公園致力復育櫻花鉤吻鮭,經過30年的努力,復育數量不但已經超過1萬尾。而且透過育種以及最新的放流技術,棲息地還擴大到南湖溪和司界蘭溪,加上大甲溪上游也復育成功,目前國寶魚已經有9個棲息地點。
有海中玫瑰之稱的硨磲貝,經常被人為採捕,數量愈來愈少,國際間已列為保育貝類,但國內現在才要推動列入保育。而台東縣2年前就開始在富山禁漁區復育硨磲貝,陸續野放了101顆,有86顆存活,最大有30公分,縣府也在禁漁區海岸設置污水處理槽,有助於改善護漁區環境,讓硨磲貝長得更好。
花蓮警方查緝毒品,意外在一名嫌犯車上搜出保育類動物穿山甲鱗片,訊問後嫌犯才坦承,因為穿山甲鱗片是稀有的中藥材價錢不斐,所以才會宰殺要變賣換取現金,這樣的行為已經觸法。
野放不到一個月的東卯山黑熊日前遇害,遺體掩埋在南投縣仁愛鄉武界一帶,經開挖解剖發現,頭骨有局部碎裂、身體也有彈孔。事件曝光後,檢警連日追查並調閱周邊監視錄影器,通知涉案田姓、馬姓男子到案,2人稱打獵誤殺黑熊,詢後各以新台幣3萬元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