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署第九河川局監測花蓮木瓜溪生態廊道,結果意外拍攝到一隻浣熊出沒,由於浣熊屬於外來種動物,如果野外有一定族群數量,將對環境生態以及農業經濟造成影響,縣府計畫誘捕移除。
農委會公告自今年三月一號起,禁止輸入和繁殖比特犬,到明年二月底為緩衝期。但在2010美國有多項研究指出,禁養特定品種的犬隻,無法降低攻擊事件,而是飼主應預防犬隻攻擊才是正道。在2020年農委會開始預告禁養比特犬後,各地陸續傳出棄養潮,也衍生出收容所後續照養負擔和動物福利等相關問題。隨著動物福利和寵物行為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或許思考更多元的配套方式及策略,才能真正降低犬隻攻擊事件。
日前動畫片「天竺鼠車車」相當受歡迎,帶動飼養天竺鼠及其他鼠類的風潮。不過半年過後,棄養鼠類也增多。愛鼠協會表示,因為大多飼主都忽略鼠類繁殖很快,一對倉鼠在4個月可能繁衍到100隻。
新冠疫情2年多來,全球各國因防疫限制,飼養寵物人數增加;但隨著防疫限制放寬,也出現棄養潮。動物已經成為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員,因此近年歐美國家及亞洲日本、台灣,都相繼提出動保相關法案,要求提升動物權益、降低棄養的情況發生。
比特犬攻擊事件頻傳,再加上農委會公告3月起,禁止比特犬飼養和買賣,也讓比特犬棄養數升高,桃園動物保護園區目前收養21隻,必須獨自關籠,未獲認養的比特犬恐得收容終老,造成園區收容壓力大。
綠鬣蜥在全台肆虐,連屏東離島小琉球也出現蹤跡。有居民家中出現長約100公分的綠鬣蜥,老人家嚇到不知如何是好,必須由消防隊出動捕捉。 長約100公分的綠鬣蜥被放進捕獸網,老人家的心才鬆了一口氣,這是5日屏東小琉球民宅出現綠鬣蜥的狀況。 屏東縣消防局琉球分隊員王靜雅表示,「接獲民眾報案於琉球鄉民族路民宅前有綠鬣蜥躲藏,呼籲民眾對於任何寵物,切勿任意棄養,若發現綠鬣蜥,可撥打1999為民服務電話。」 消
台東縣太麻里鄉美和村一處私人廢棄養殖場,不明混泥土,村民擔心夾帶有毒廢棄物,村長帶著村民到養殖場察看抗議,也向環保局檢舉要求送化驗 [[─ns─]] 太麻里鄉美和村這塊面積大約2甲的廢棄養殖池,原本傳出要做為土方堆置場,但被居民抗議撤銷,不過最近居民發現大批工程車和混凝土車進進出出,疑似載來不明廢棄物,26號村民集結來察看,結果發現裡頭挖了一條大約4公尺深、50公尺長的大壕溝,也灌了水泥漿,村
炒螺肉這道菜,不少店家使用的是非洲大蝸牛,不過現在棄養的非洲大蝸牛,在野外大量繁殖、啃食農作物,讓農民非常頭痛。醫師提醒,如果蝸牛肉沒有煮熟或是生吃,可能會吞下寄生蟲,感染腦膜炎,甚至死亡。 攤位前掛著一串串空的蝸牛殼,處理好的蝸牛肉一包一包擺在桌上,還附上辣椒及九層塔,這就是熱炒店的美味料理「炒螺肉」的食材。 非洲大蝸牛的成體,一般為7到8公分,最大可能超過20公分。而且繁殖力強,甚至可以產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