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
-
小琉球等海域珊瑚覆蓋率降 環團疑與漁船活動有關
|環境綠色和平與學者展開生態調查,走訪屏東小琉球、澎湖南方四島及台東三仙台,透過結合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比對20個潛點的珊瑚生態影像,結果發現小琉球與南方四島雖然已劃設海洋保護區,水下珊瑚覆蓋率還是下降,懷疑可能和漁船活動頻繁有關。
-
菲律賓防洪工程弊案 台幣6千萬堤防造假完工
|全球超級颱風樺加沙雨量讓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淹沒光復鄉。樺加沙日前也重創菲律賓北部,引發豪雨與土石流災情。事實上在颱風侵襲前,菲律賓就爆出防洪貪腐醜聞,牽扯數十億美元的幽靈工程引爆民怨沸騰。導火線是北部城市普拉利德爾的堤防,耗資近6000萬台幣工程根本沒有完成,卻被地方官員登記為已完工。
-
香港離島特殊景觀成觀光祕境 生態團體憂人潮衝擊環境
|全球提到香港好玩的地方,可能很多人會先想到美食和購物,但是最近幾個月,香港很少受到關注的離島,因為特殊的火山地形,意外成為社群媒體爭相宣傳的秘境,吸引了許多中國觀光客。不過,有環保團體呼籲政府,必須考慮大量人潮帶來的環境衝擊。
-
兒童為熱傷害高風險族群 公園成高溫兇手草皮可達80°C
|生活極端氣候帶來高溫,提高熱傷害風險,兒童更是其中的高風險族群,兒童很常前往的公園遊戲場也可能是高溫殺手,有環保團體實測,有些人工草皮在曝曬下竟然高達攝氏80.1度,讓兒童無法外出活動,專家學者都呼籲政府應提出具體對策。
-
西班牙熱浪奪千命 政府設「氣候避難所」供避暑
|全球西班牙正面臨日益頻繁且劇烈的熱浪侵襲,2個月內就有1180人死於高溫,遠高於去(2024)年同期的114人。由於多數建築都是不耐熱的老房子,住在裡面的弱勢族群更首當其衝。為了降低衝擊,西班牙政府也設置「氣候避難所」讓民眾免費進入,尋求清涼與安全。
-
UN全球塑膠公約第5輪談判 各國分歧點多仍無進展
|全球聯合國要制定出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第5輪第2部分談判持續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根據法新社報導,目前還看不到進度、分歧點仍多,環保團體也在談判會場外模擬漏油事件,抗議化石燃料產業將短期的利潤,置於全球減少塑膠污染的公共利益之上。
-
無所不在的塑膠微粒,正影響人們的健康與環境!【獨立特派員】
|生活從飲用的礦泉水水瓶到外帶的咖啡杯與餐盒,從日常佩戴的口罩到呼吸的空氣,塑膠微粒早已滲入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塑膠微粒,已被證實存在於自然環境、生物體、人體器官,甚至大腦中。隨著國際社會將於八月展開塑膠公約談判,面對塑膠微粒帶來的健康與環境挑戰,全球正處在行動與改變的臨界點。
-
環境部徵一次性用品減量建議 綠色和平籲減少源頭塑膠製造
|環境照顧小孩很重要,照顧地球也不能少。環境部成立了「減量里程碑許願池」希望廣納大家的意見,因此,綠色和平今天就到環境部「許願」,希望政府能從源頭減少製造,才是真正的減塑。
-
全球年產4.6億噸塑膠 研究:塑膠微粒會在器官堆積
|文教科技科學家已經證實塑膠微粒可以進入並堆積在人體的腦部和器官,塑膠微粒正在上演一場隱形的入侵。全球每年生產大約4.6億噸塑膠,其中有不少是一次性產品,讓人類和大自然正在承受苦果。面對微塑膠這個新興汙染物,仍然有許多待解的疑問。
-
8縣市熱傷害風險時數增52天 環團籲積極減碳勿偷走孩子童年
|環境除了高齡族群的健康需要關注,兒童的成長環境也正面臨另一種挑戰。夏天越來越熱,綠色和平指出,過去40年間,8個主要縣市的夏季平均「熱傷害風險時數」增加213小時,也代表小朋友適合外出活動的時間縮短,對此有職能治療師表示,可能對孩子發展會有負面影響,所以民間團體也呼籲,打造更降溫的遊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