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環團籲正視兒童熱傷害問題 環境部:擬地方合作提調適計畫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已經進入尾聲,但目前還沒有具體結論,不過隨著極端氣候的高溫發生率增加、威脅到健康,21日上午,綠色和平與專家學者來到環境部陳情,指出高溫剝奪了兒童戶外活動的機會,呼籲政府正視問題。環境部則表示,會與各部會以及地方政府合作,提出具體的調適計畫。

以千張照片拼成兒童圖像,呼籲守住1.5°C,還孩子清涼夏天,綠色和平與學者專家一起來到環境部,呼籲正視兒童熱傷害議題。

學者研究全國公園發現,高溫之下,塑膠地墊可飆升至74.1°C、人工草地更飆破80°C,且紫外線指數達高量級,曬20分鐘就有曬傷風險,但氣象測站數字根本無法反映公園真正的實際溫度,最高落差達6.9°C。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楊馨如指出,「現在的資訊的解析度,其實沒有辦法可以呈現說,小朋友來到公園玩,可以看氣象站的資料,就知道要不要出來玩。」

醫師指出,兒童在高溫下升溫比大人快、也更容易脫水,在體溫調節與心肺耐受上更脆弱,高溫造成的傷害不會只限於一個夏天。

心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表示,「甚至會造成一些自主神經、交感神經、腎臟的風險,更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腦部發育的問題,這些都不只影響孩子一個夏天,而是影響他的一生。」

也有兒童現身為兒少族群發聲,指出目前政府並未編列相關預算,投入協助兒童抗高溫。

兒少代表吳際呼籲,「希望環境部提高預算編列,加強兒少族群抗高溫對策。」

環境部指出,過去出現高溫紅燈,也就是連續3天氣溫超過38°C並不容易,但今年(2025)雙北市都出現,年底會請各部會提交盤點結果。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說明,「相關的規劃跟思考必須是因地制宜,這也是我們需要跟部會先去盤點,到底有哪一些措施,然後接下來就要找地方政府來談。」

另外,兒少代表認為,氣候變遷後果是由他們這一代來承受,因此希望政府重視他們的表意權,讓他們在總統府氣候變遷委員會發聲。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