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徵一次性用品減量建議 綠色和平籲減少源頭塑膠製造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照顧小孩很重要,照顧地球也不能少。環境部成立了「減量里程碑許願池」希望廣納大家的意見,因此,綠色和平今天就到環境部「許願」,希望政府能從源頭減少製造,才是真正的減塑。
綠色和平在環境部前,打造虛擬3D許願池,但許願池中卻布滿塑膠垃圾,環團指出,環境部推出一次用產品「減量里程碑許願池」,要廣納民眾對於如何減少塑膠袋、免洗餐具共6大一次性用品的意見,但政府卻不在源頭減少塑膠生產。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說道,「等於是政府一邊叫民眾積極減塑,另外一方面卻自己擴大塑膠生產,這是非常矛盾的事情。」
蔬食業者:環保材質.重複使用 成本近10倍
環團與民眾共同拿著巨幅詩籤,象徵民眾希望終結塑膠污染的期盼,有蔬食業者指出,就算業者有心減塑,以環保材質或重複使用模式來替代,但成本卻高出近10倍。
蔬食餐飲業者李沛潔說:「政府能夠提供誘因,例如補助方案或者是賦稅減免,協助業者能夠採用重複使用、可分解,或者是其他友善環境的包材。」
環境部表示,持續推動減塑,像是限制塑膠袋政策推出後,與20多年前相比,每年平均減少107億個,免洗餐具則減少8億個,至於一次飲料杯在5年前限用後,每年少用4.6億個。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副組長鍾昀泰表示,「聯合國即將展開新一輪的全球塑膠公約的一個談判,那我們會密切的關注這個談判的進展,能夠跟國際做一個接軌。」
市場攤販塑膠袋未限用,但使用量占56%,怎麼推動減量?零售商品的塑膠包裝如何減少?快速成長的電商物流,製造大量無法回收的包裝怎麼改善?環境部表示,還是希望透過全民參與來盤點可行方案,集思廣益試著找出能夠更貼近生活與產業可行的政策。
姜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