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潛水聖地石朗海域,6、7月分別遭到修建漁港碼頭的工作船破壞礁石,引起地方潛水教練和保育團體抗議。台東縣政府已對業者開罰兩次共18萬元,上週要求業者重送施工計畫避免傷害珊瑚礁,同時要求業者要負擔復育被破壞斷裂珊瑚礁的經費。
綠島南寮漁港正在進行風災後的修建施工,先前被發現工作船下錨是下在石朗珊瑚礁區,結果廠商被開罰之後,要求先討論出「可行的」施作方法,才能繼續工程,但廠商為了趕工所以還在施工,又再度破壞珊瑚礁,而且範圍還擴大,讓當地民眾不滿。
基隆海科館旁的海域被劃為海洋資源保護區,不過最近發現,水下的大海扇骨折、玫瑰珊瑚也破了大洞,研判是沒有經驗的自由潛水客,器具使用不當,造成破壞。
上個月底,綠島的珊瑚礁摩艾石像被發現斷裂,經過台東農業處調查,發現是縣府委外廠商,進行港口災修工程導致,已經開罰3萬元,要求改善。只是,近日又有當地潛水教練直擊,同個潛水區內,大片珊瑚礁岩,遭到鐵鍊和船錨重壓破壞,農業處表示,後續會找廠商與保育人士等人士討論,找出在工程進行與減少環境破壞的解決方式。
疫情趨緩後,小琉球暑假期間每天都有大量遊客,但有部分業者為了省麻煩,直接將獨木舟或SUP等放在沙灘上。現在正值海龜產卵期,學者就觀察到有海龜想上岸產卵,卻因沙灘有大量水上游具,爬行受到阻礙,甚至找不到地方可挖洞。因此呼籲業者跟遊客重視生態保護、守護海龜。
台電推動基隆協和電廠改建,把燃油改為燃氣,在7日下午進行線上環評審查,台電野提早在上午舉行記者會,說明填海造陸的面積、再次縮小,對生態衝擊,降到最低,但有環保團體抨擊,台電所委託的海底生態調查,並沒有真正反映現況,要求環評委員退回案件。最後環評委員仍有許多問題未獲解答,要求台電補正再審。
台電計畫將位於基隆的協和電廠,從燃油改建成燃氣,為了興建第4天然氣接收站,必須填海造陸,台電上午舉行記者會,強調填海面積再縮減,強調調整之後可以保留海扇跟潛堤區珊瑚,更指出協和電廠對於供應穩定不是萬能,但沒有協和萬萬不能。
上個月月底綠島珊瑚礁「摩艾石像」才被人發現被斷頭破壞,上周末蘭嶼潛水教練在蘭嶼外海雞母岩水下,也發現一處珊瑚礁被人刻上「你好」兩個字。不過蘭嶼尚未設為漁業資源保護區,無法可罰這樣的行為。有專家則呼籲政府要跟上國際,趕快立法,全國統一把我國海域的珊瑚礁列入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