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區
-
多明尼加首創抹香鯨保護區 禁止商業捕魚與大型貨船
|全球瀕臨滅絕的抹香鯨,在多明尼加的海域約有200多頭,牠們的糞便能讓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捕獲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協助人類對抗氣候變遷。為了保護抹香鯨不受人為干擾,多明尼加宣布,建立世界第一個抹香鯨海洋保護區。
-
反對小琉球「八七高地」開發案 鄉代會通過重回保護區
|地方為提升小琉球觀光量能,屏東縣政府8月中提出,要將島上的八七高地開發為生態休閒渡假區,因居民群起反對而無限期停辦,擔憂開發山林會加速島上自然資源衰竭。琉球鄉公所今(22)日上午也向鄉代會提案,讓高地重回保護區,獲得鄉代會一致同意通過。
-
富山貝類死亡疑工程未做水保 台東縣府:已多次開罰
|環境台東著名的富山漁業資源保護區,在海葵颱風過後環境還在整理。最近保育志工到水下觀察,海水很混濁,原本礁石上的海草都死亡,貝類也被沖刷下的土石覆蓋大量死亡,其中最嚴重的是3年前復育101顆保育類硨磲貝,只剩下47顆存活。保育志工質疑是停工中的「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水土保持沒有持續做,導致颱風大雨,土石流灌進保育區。
-
夏威夷深海發現小飛象章魚 美新墨州復育野放博爾森龜
|全球美國科學家在夏威夷西北方的國家海洋保護區觀測深海活動時,發現了與迪士尼卡通小飛象一樣擁有大耳朵的罕見小飛象章魚。另外,博爾森龜是6種北美陸龜中最大的1種,也是瀕危物種,美國野生動物官員與民間的基金會合作將牠們復育,並且找機會野放。
-
海管會舉辦白玉藻礁徵詢會 共商全台最大達27公里藻礁
|地方桃園市有全台最大、最完整,全長約27公里藻礁,約87%納法規保護範圍,目前白玉和大潭2段藻礁區未納入保護,海管處今(26)日舉辦白玉藻礁劃設重要濕地意見徵詢會,環保團體對此深表肯定,也盼大潭藻礁加速劃設,不過在地民眾擔心影響生計大多反對。
-
綠蠵龜28年來定返澎湖望安產卵創紀錄 海保署將續追棲地
|環境海保署最近在澎湖望安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確認一隻母龜歷經11至12個產卵季、28年來皆回到網垵口沙灘,對產卵棲地相當專一,也刷新當地紀錄。海保署再度為牠安裝新的衛星發報器,希望追蹤母龜的棲地和完整洄游過程。
-
極端高溫衝擊 英國蝴蝶種類及數量漸下滑
|環境英國研究團隊多年來持續監測蝴蝶生態,藉此了解暖化對環境的影響,他們發現當地蝴蝶種類和數量自1970年代至今逐漸減少,而最近極端高溫也影響蝴蝶活動,有部分罕見蝴蝶物種已經消失無蹤。
-
黑熊曾誤中套索 醫治後恢復良好今野放山林
|環境今(2023)年5月一隻2歲大的台灣黑熊,在花蓮卓溪鄉一處茶園誤中套索受困獲救,經過醫療團隊照養1個多月後恢復良好,體重也有上升,今(12)日在當地進行野放。學者黃美秀呼籲,應該在台灣黑熊分布重點熱區禁用獵具以及農損專責單位,才能避免人熊之間的衝突擴大。
-
禽流感肆虐半年死千隻企鵝 智利急關自然保護區
|環境智利北部的達瑪斯島是當地著名的企鵝棲息地,也是遊客近距離觀察洪堡企鵝的地點。但過去半年,智利全國有大量企鵝因為禽流感死亡,至今數目已達上千隻。官方擔心疫情擴大,決定關閉保護區,只讓穿著防護衣的清潔人員進去撿拾動物遺體。
-
印尼珊瑚礁占全球18% 復育計畫促盜獵者守護生態
|環境印尼海域的珊瑚礁面積超過5萬平方公里,占全世界18%,但過去飽受非法炸魚破壞。一項復育計畫讓非法捕撈漁民搖身一變,成了保護珊瑚礁的尖兵。另外印尼首都雅加達地層下陷嚴重,當局開發紅樹林生態觀光,讓遊客種樹救環境,寓教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