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
-
童玩節疑有民眾在水中便溺 宜縣府:設24小時過濾系統
|地方暑假不少人會到宜蘭童玩節玩水,但最近有民眾發現,疑似有人在水裡上廁所,還撈到衛生棉條,讓人擔心水質衛生。目前園區除了每小時水質都會抽樣檢測之外,也有24小時的過濾設備,要讓大家能放心玩水。
-
豐原烤鴨店捲食安疑慮停業 已累積48人就醫
|地方台中豐原傳出疑似集體食物中毒,有民眾買了豐原一間烤鴨店的烤鴨之後,陸續出現身體不適等症狀,不少民眾也有同樣狀況。今(24)日受害者集體出面,要求店家要付起責任。台中市食安處表示,截至今日傍晚,累計有64人食用,其中53人身體不適,48人有就醫,除了要求業者停業,也對本案稽查採樣,將檢體送往檢驗。
-
民眾食sú-sih發現礐仔蟲 85度C飲料藏鐵心仔
|臺中有民眾去連鎖sú-sih店「爭鮮」,包sú-sih紮轉去食,食甲一半煞發現有礐仔蟲;另外,臺南嘛有民眾佇「85度C」買飲料,竟然啉著鐵心仔。這兩案,目前當地衛生局攏介入稽查。(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外帶壽司見蛆蠕動 爭鮮致歉稱將配合調查釐清
|生活又傳出食安疑慮,有消費者日前到爭鮮的台中潭子分店外帶壽司,吃到一半卻發現壽司上有蛆,爭鮮致歉表示會配合主管機關調查釐清,確保食安。而台南也有民眾在85度C永康崑山店買飲料,喝到一半卻發現裡面有鐵條,85度C回應說明,鐵條是料桶蓋脫落的翻蓋軸心,會加強門市檢核。兩案目前當地衛生局都已介入稽查,釐清狀況。
-
讓塑膠PET變止痛藥乙醯胺酚 科學家改造大腸桿菌成製藥關鍵
|文教科技普拿疼是市面上常見的止痛藥,而其主要成分乙醯胺酚的製造過程高度依賴石化產業,且伴隨高污染。不過近期科學家發現,能透過基改大腸桿菌在48小時內將塑膠PET的衍生物轉化為乙醯胺酚,轉化率達92%,且過程中不會產生有毒廢棄物。研究團隊認為,若能實現大規模量產,未來有望以更環保永續的方式製藥,同時清理環境中的塑膠垃圾。
-
抗藥性細菌感染比例攀升 醫團籲積極採取應對措施
|生活抗生素抗藥性議題引起國際關注,臨床病患可能會因為抗藥性細菌發生「無藥可用」的窘境,感染管制學會與感染症醫學會今(7)日再度呼籲要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否則到了2050年,將面臨更多病患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狀況。
-
台南蚵棚遭浪襲牡蠣沖上岸 醫:不建議撿回家吃
|地方台南安南區的青草崙堤防是蚵農養殖浮棚式牡蠣的地點,這幾天南部天氣不穩、浪大,蚵棚被打壞,把大量的牡蠣和牡蠣殼沖上岸,使得海岸線堆滿牡蠣殼,不少民眾將牡蠣撿回家。醫生提醒,這些牡蠣生菌數、大腸桿菌數都超標,不建議帶回去吃;真要食用,一定得徹底高溫煮過,否則可能引發腸胃炎,腸胃敏感族群或是高齡者甚至可能誘發全身性的細菌感染。
-
北巿民眾喝紅茶咬到蟑螂 麥當勞:要求消毒並提供退費
|生活台北有民眾到麥當勞消費,在喝紅茶時疑似咬到塑膠,結果卻發現是咬到蟑螂。麥當勞回應,經初步調查,餐廳現場和設備沒發現異物可能進入飲品的環節,已要求餐廳清潔、消毒相關設備,也和顧客聯繫上,提供退費和補償。北市衛生局回應,會派人前往針對衛生和食材處理進行稽查,要求限期改善。
-
知名溫體牛火鍋遭控吃完腸胃炎 業者願退費、衛生局派員稽查
|地方又傳出疑似食物中毒案件,這回發生在標榜販售溫體牛肉的知名火鍋店,有民眾日前用餐完,返家後就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就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對此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將派員前往該店家稽查,看看哪個環節出問題。
-
女童檢出出血性大腸桿菌 成台灣3年來首例
|生活疾管署20日公布案例,南部一名未滿10歲的女童因為身體不適住院治療,在3月18日檢出出血性大腸桿菌,成為3年來首例。疾管署表示,目前匡列接觸者34人都無疑似症狀,食品檢體也呈現陰性,感染源待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