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醫學專家:水瓶易成細菌溫床 忽視清潔恐致病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水瓶是現代人出遊很常攜帶的物品之一,但卻有不少人忽略了清潔水瓶的重要性。專家表示,可以重複使用的水瓶中,無論裝的是什麼液體,都會因為沾染細菌而變髒,不注重清潔,將可能導致胃痛、喉嚨發癢,還會加重過敏和氣喘症狀。

水瓶中喝剩的水,看起來透明乾淨,實際上,可能早因為接觸過唾液,帶有不少細菌。

根據統計,2024年,全球可重複使用的水瓶市場價值約100億美元,相當於超過台幣3100億元。幾乎人人都會隨身攜帶水瓶,特別是有運動習慣的人。但不少人卻忽略了,水瓶上有許多難以清潔的縫隙和角落,如果不及時清洗,就會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

休士頓貝勒醫學院博士任麥可表示,「任何水瓶,無論是塑膠的、金屬的還是可重複使用的,如果你打算再次使用,我覺得它就像碗碟對吧?就像你不會一直用叉子或湯匙,而不去清洗它們一樣。」

專家表示,雖然水瓶中的部分細菌來自於水本身,但大部分的污染,實際上是由喝水的人帶進去的。

不論是把水瓶帶去上班、健身房,或是只放在家裡使用,水瓶外側都會因為人體接觸,附著大量微生物。而使用者每次喝水時,也會把微生物連同口腔內寄生的500到600種不同的細菌,一起轉移到瓶中的水中。另外,不愛洗手的使用者,還可能會將大腸桿菌等細菌帶到水瓶內。因此,清潔水瓶成了很重要的滅菌方式。

美聯社記者拉瑪克麗希南報導,「首先是使用假牙或維持器清潔錠,事實證明,醫生也建議用它們清潔水瓶,每星期要做深度清潔時,可以將水瓶放進洗碗機浸泡一整夜,接下來用洗碗機清洗,如果您的水瓶可以放入洗碗機清洗,可以把它拆開放進去清洗。」

休士頓貝勒醫學院博士任麥可表示,有研究顯示,細菌幾乎每20分鐘就能繁殖1倍,可重複使用的水瓶上的細菌數量,是電腦滑鼠的5倍,是狗碗的14倍,是馬桶座的4萬倍。

另外,除了水以外,放進其他飲料,包括蛋白質飲品、含糖飲料等,都會滋養水瓶內的細菌,更快速生長。而髒水瓶會導致胃痛、喉嚨發癢,還會加重過敏和氣喘症狀。維持良好的衛生與清潔習慣,才是確保水不會被有害細菌污染的關鍵。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