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製作流程圖
-
工研院研發全球首座工業再生水 日供2萬噸回用半導體製程
| 文教科技因應氣候變遷,全球已經有100多國提出了2050的淨零碳排目標,其中也包含台灣。而最近幾個月,台灣中南部再次出現旱象,加上核二機組除役所引發的缺電相關討論,也讓再生能源的使用成為關注焦點。工研院團隊研發了全球第1座工業再生水,回用到半導體製程的再生水廠;還有利用廚餘、禽畜糞便來產生沼氣、發電的技術,提供水、電使用的其他方式。
-
美國電子煙商涉誘青少年購買 賠4.62億與6州和解
| 全球美國電子煙大廠Juul被指控經由不實訊息,引誘青少年購買電子煙,在12日和六個州,以及華府和解,將賠償4.62億美元,而最大股東也宣布中止投資。美國公衛單位警告,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情況令人擔憂,存在嚴重的公衛風險。
-
AI浪潮來襲 動畫美術產業、服務業憂搶人類飯碗
| 文教科技AI技術發展為產學界帶來新改變,也同時引發「AI是否會取代人類」的討論聲浪。有專家認為,一些高度重複性的工作很有可能被AI取代,而以動畫、美術產業來說,AI可協助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但創作需美感、靈魂,專業領域AI無可取代。然而AI成長速度日新月異,恐面臨到隱私、監控、內容偏見等問題,相關科技運用恐需制定法律,以及專責機構監管,將是未來重要課題。
-
「幽靈漁具」成生態殺手 機器人撿拾回收再製盼見生機
| 環境每年遺失在海中的「幽靈漁具」,面積可達8萬平方公里,通常是廢棄的漁網或漁籠,它們不僅成為海洋垃圾,也是摧毀海洋生態的殺手。有研究發現,如果能移除覆蓋住岩石的漁網,一年左右生態就能慢慢恢復,而回收後的廢棄漁網,也能製作成新的產品。
-
故宮10萬張文物圖檔外流 調查局立案調查【更新】
| 文教科技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期被揭露,去年6月有助理研究員進行國寶數位典藏的轉檔時,被有心人士乘虛而入截圖,導致近10萬張文物圖檔被放到淘寶等網站販售,有些還能免費下載。故宮澄清目前檔案採用內部的封閉式處理,至於已經外流的高畫質圖檔,正研擬要請律師提出智財權受損,要求各淘寶網下架圖檔;調查局也立案調查。
-
奧斯卡/《媽的多重宇宙》及《我的鯨魚老爸》風光獲獎 獨立片商A24成最大贏家
| 全球《媽的多重宇宙》在第95屆奧斯卡抱走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成最大贏家,在歐美各大影展一路過關斬將,獲獎多達158座,超越《魔戒》成為史上獲獎最多的電影。該片由獨立片商A24打造,製作成本粗估僅約2500萬美金,從好萊塢巨型娛樂產業中殺出重圍,擊敗了主流媒體巨頭在奧斯卡中堅力量。
-
奧斯卡/從俞秀蓮到王秀蓮 回顧楊紫瓊首位亞洲奧斯卡影后之路
| 全球楊紫瓊從影近40年,始終與獎項擦肩而過,不過她在《媽的多重宇宙》中展現爐火純青的演技,將近40種造型都能駕馭,一舉拿下金球獎第影后、美國演員工會獎影后,如今更拿下奧斯卡獎,讓她成為首位亞洲奧斯卡影后。
-
開發「蛋蛋支援地圖」顯示存貨量 號召民眾一起回報蛋況
| 文教科技雞蛋供應不及,有的民眾為了找蛋四處奔波。台南一名程式設計師江明宗,製作出「蛋蛋前線支援地圖」,7日晚間正式上線,讓民眾查詢超市、量販店哪個門市還有雞蛋供應。不過,實際測試出現落差,需仰賴民眾即時上線回報,掌握雞蛋供應狀況。
-
陳俊志導同志紀錄片 Google首頁致敬
| 文教科技Google首頁今(1)日致敬已故台灣同志紀錄片導演與作家陳俊志,將徽標(Doodle)換成陳俊志手持攝影機的手繪圖,並可連結陳俊志的相關搜尋結果。陳俊志致力於同志運動,他導演的電影《美麗少年》在1999年3月1日推出,是台灣首部於電影院上映的LGBTQ主題紀錄片。
-
吳淡如公開致歉 將改口稱繪圖為「人工智能生成」
| 文教科技吳淡如13日於臉書上貼出使用Midjourney(根據文本描述來繪製影像的軟體服務)製成的作品,卻稱為「電腦繪圖」引發風波。今(16)日下午吳淡如發表道歉聲明,並表示未來將不會使用「電腦繪圖」4個字,將改為「人工智能生成」。
-
AI科技仿生機械魚探勘、檢測水質 北科大電機系團隊研發
| 文教科技由前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帶領的台北科技大學電機系研究團隊,最近發表結合AI科技的仿生機械魚,未來不但能夠運用於水下探勘、水質檢測,先前更躍上大螢幕,參與了霹靂布袋戲的電影〈素還真〉的製作。
-
金鐘獎加持後 歌仔戲有突破同溫層嗎?【獨立特派員】
| 文教科技2022年是歌仔戲榮耀的一年。歌仔戲的代名詞楊麗花、演員陳亞蘭、名伶唐美雲先後奪得傳藝金曲獎與金鐘獎等獎項。歌仔戲相關報導攻占各大媒體版面將近兩個月,彷彿又回到20世紀上半葉的歌仔戲盛世。然而,台灣本土發展出長達百年的表演藝術歌仔戲, 在鍍「金」後便因此突破同溫層接觸更多觀眾嗎?我們採訪的歌仔戲從業人員皆表示,要培育有專業有創意的戲曲演員,同時也要培養懂得欣賞戲曲的觀眾,缺一不可。
-
考慮赴德設廠? 台積電: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 產經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台積電明年可能會派高級主管去德國,討論在當地設廠的可能性,估計最快2024年就會動工。台積電回應,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是目前無具體的計畫。報導當中表示,歐洲的車廠對於當地的晶片製造供應鏈需求變強,才促使台積電考慮在歐洲設廠。
-
烏魚養殖遭遇困境,光電和漁業能否共存?【獨立特派員】
| 地方嘉義沿海養殖漁業發達,近年來由於野生烏魚捕獲量減少,人工養殖的烏魚已成為烏魚子加工主要來源。由於人力、飼料漲價,以及養殖環境變化等原因,使養殖烏魚成本與價格增高,政府力推「漁電共生」,更導致魚塭減少,甚至讓漁民面臨租不到魚塭的窘境。
-
俄羅斯獨立媒體「雨電視」 遭拉脫維亞撤銷執照
| 全球俄羅斯僅存的獨立媒體「雨電視」,在烏俄戰爭開打後流亡到拉脫維亞重起爐灶。最近卻因為呼籲幫助俄羅斯前線士兵,遭到拉脫維亞撤照。拉脫維亞政府的理由是,雨電視協助俄羅斯危害拉脫維亞國家安全。消息傳出之後,不僅當地俄語媒體集體抗議,無國界記者組織也批評拉脫維亞政府的舉動,等於是送了大禮給俄羅斯總統蒲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