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志導同志紀錄片 Google首頁致敬

陳俊志是誰?
(圖/取自陳俊志悼念臉書)
陳俊志出生於1967年,曾就讀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紐約市立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一生創作包括紀錄片、影像詩、文學作品等。
在台灣性別人權運動方興未艾之際,他便以「同志導演」身分拍攝同志電影與紀錄片,並關注弱勢議題,堪稱台灣同志影像先鋒,在台灣同志運動史上有重要意義。2018年陳俊志心因性休克過世,享年51歲。
《美麗少年》陳俊志的導演路
1997年,陳俊志導演發表首部紀錄片作品《不只是喜宴》,透過講述在台北舉行公開婚禮的第一對同志情侶,呈現同志在台灣面臨的困境,隨即入圍日本山形紀錄片影展,最後總計獲得超過15個國際同志影展邀請。
1999年陳俊志再發表《美麗少年》紀錄片,成為台灣首部於電影院上映的LGBTQ主題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真實紀錄3位青少年同志的生命史,以及為他們處在社會角落的邊緣發聲。
《美》片開創當時同志紀錄片的先鋒,2003年陳俊志再完成《幸福備忘錄》,2005年發表《無偶之家,往事之城》,三部作品被稱為陳俊志的「同志三部曲」。
2002年陳俊志再與婦女新知基金會合作,拍攝本土首部反性騷擾紀錄片《玫瑰的戰爭》,呈現4名身分不同、身處不同環境的女性,在遭遇性騷擾事件和面對龐大共犯結構時,歷經相似的心路歷程,一窺性別權力關係和社會文化結構。
跨域文學作品《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2011年,陳俊志跨域書寫《台北爸爸、紐約媽媽》自傳式散文,紀錄家族離散史與自己的性別認同,榮獲第36屆金鼎獎圖書類入圍及2012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成為台灣離散書寫的重要文本。
此書也由導演黎煥雄改編為舞台劇,於2012年12月由人力飛行劇團在國家戲劇院演出。陳俊志也希望將此書拍攝成影片,但電影尚未完成,陳俊志於2018年在家中過世,享年51歲。
隨後這部影片的未完成版被發現,內容已看得出結構與企圖,在陳俊志家人同意下,於2019年金馬影展紀念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