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
-
地方漁電共生疑慮多 立委籲中央應加強納管
|環境推動漁電共生,引發炒作土地、真種電假養殖及破壞生態等疑慮。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與洪申翰認為,應比照農地工廠加強管制查核、業者應對社區有所回饋。能源局表示,已制定新遴選辦法,會優先把饋線保留給做好睦鄰回饋、改善漁村經濟的業者。
-
月初剛放養 台南漁電共生500萬顆文蛤苗暴斃
|環境台南北門傳出有漁電共生的文蛤池大量死亡情形,蔡姓養殖戶月初從雲林引進5池約5公頃文蛤放養,沒想到接連暴斃,超過500萬顆文蛤苗全死光,損失上百萬。對此公部門也到場會勘,建議養殖戶先就水質、土壤、活體檢驗,了解原因。
-
台61線以西土地納漁電共生開發 麥寮養殖戶憂危及生態
|環境內政部盤點台61線以西土地進行漁電共生開發,雲林麥寮鄉有192公頃土地被納入,當地民間團體表示,愈多土地被納入綠電用地,對環境生態恐怕造成危機。
-
烏魚養殖遭遇困境,光電和漁業能否共存?【獨立特派員】
|地方嘉義沿海養殖漁業發達,近年來由於野生烏魚捕獲量減少,人工養殖的烏魚已成為烏魚子加工主要來源。由於人力、飼料漲價,以及養殖環境變化等原因,使養殖烏魚成本與價格增高,政府力推「漁電共生」,更導致魚塭減少,甚至讓漁民面臨租不到魚塭的窘境。
-
暖冬影響結卵率低 產量不足今年烏魚子價格攀高
|生活今年受到暖冬影響,適逢產季但烏魚子產量減少,價格創新高。除了氣候因素,主因還是飼料上漲,加上政府大力推動漁電共生,很多漁民寧可將魚塭轉作光電,導致現在養殖面積減少。
-
養殖業進駐特農區惹議 陳吉仲:僅既有魚塭可申請不准新設
|生活蔡政府力推能源轉型,近期卻傳出有業者打算在高雄的特定農業區,興建室內養殖設施,遭批評將排擠既有農業發展,上午到立法院報告的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強調,特農區只有既有魚塭可申請,新設則一律不准。而輸美蝴蝶蘭有雜草遭退運,陳吉仲表示近期17批輸入都順利通關。
-
室內型漁電共生養殖場 環團憂缺檢核恐衝擊生態
|環境蔡政府力推綠能,其中室內型漁電共生養殖場採屋頂型光電,是重點之一,近期更有業者獲得88.8億元貸款,進行大規模開發。不過環保團體質疑,目前缺乏相關環境檢核機制,憂心無總量管制、無分區機制,恐帶來魚塭地景的棲地破碎化,嚴重衝擊生態。
-
光電強勢圈地 台南七股返鄉養魚青年:充滿無力感
|地方政府為2025非核家園目標推展綠能,台南七股地面型太陽光電、漁電共生已有1148公頃,佔七股土地的十分之一,大批的光電進場,讓許多返鄉養魚的年輕人充滿無力感,當地里長也說,七股區提供的光電土地已經太多了,應該總量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