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阿爾巴尼亞舉辦的2023 IWF世界青少年舉重錦標賽傳來捷報,就讀高雄路竹高中二年級的潘幸甄代表台灣參賽,勇奪49公斤級青少年組挺舉、抓舉及總和3面金牌,同時也打破全國紀錄。曾在國三升高一時,因腰傷無法接受訓練的潘幸甄,透過不斷復健及練習,及永不放棄的決心,讓她在舉重道路上屢創佳績。
美國猶他州宣佈對明年三月開始,18歲以下未成年的人,用Instagram、TikTok、Twitter、facebok等社群媒體,愛有爸母同意,嘛禁止佇暗時10點半到早起6點半使用。兒童保護團體攏表示肯定。
美國猶他州23日首開先例,規定明年三月開始,18歲以下未成年者,使用IG、TikTok、推特、臉書等社群媒體前,需取得父母同意,同時禁止在晚上10點半到早上6點半使用。兒童權益保護團體對這項新法普遍表示歡迎。
充足的睡眠對成長發育中的孩子至關重要,但印尼的古邦市卻反其道而行,要求12年級的學生必須凌晨5時30分到校,結果反對聲浪四起。當局又再進一步下令,要求當地的教育單位的公務員也要跟進。
兒福聯盟今(22)日公布最新青少年的憂鬱報告,發現超過1成的國高中生,壓力程度達到嚴重等級以上,高中生的壓力指數將近是國中生的2倍多,而且2成3高中生陷入憂鬱困境,呼籲專業輔導資源介入,加上父母等的社會支持,協助他們走出憂鬱。
新冠本土今(19)日新增1萬5747例,死亡68例,已連續兩週穩定下降。明日起開放室內可免戴口罩,但口罩戴了快3年,不少人出現「容貌焦慮症」,不想把口罩拿下來,有醫師指出,青少年更容易有「容貌焦慮症」,少數患者甚至會失眠,建議家長多鼓勵孩子、利用自身長處,轉移外表注意力。
花蓮東華附小參加今(2023)年的「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台灣選拔賽,全數作品得獎,其中有3位小朋友因家中長輩行動不便,發明了上下樓梯助行器,榮獲全國唯一特別獎,將代表國家出國比賽。
對於弱勢境遇的青少年來說,經濟負擔是生活中的一項壓力,但台少盟調查發現,這些青少年,有超過兩成會深陷情緒困境,其中3成認為會影響到社交、學習和工作。因此未來要成立青少年資源平台計畫,除了助學、培訓之外,也希望能協助年輕人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
在台灣約有5%的青少年因精神疾患而拒學,就學路十分艱難,家庭、教育單位所提供校外就學資源也十分有限,北榮醫療暨特教團隊,過去20年就透過精神復健和教育計畫,連結醫院、學校、家庭三方資源,協助2000多位學員順利返回校園、完成學業或進入職場,與他們攜手走過青春期的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