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車禍高齡換照制度引關注 民團籲加嚴規定、優化路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三峽車禍肇事的78歲駕駛,其實在今(2025)年2月已經完成換照,如今造成嚴重事故,讓高齡換照制度的議題,再度引發討論。按照國內規定,要求75歲以上長者每3年換照,並且檢測認知功能,包括近程記憶和手腦協調力。如果與各國的換照年紀相比,日本、英國是70歲起,南韓、新加坡則是65歲開始,而丹麥則是70歲以上續照審核。而從統計數據來看的話,國內高齡者上路肇事的案件近年則有逐年攀升的狀況,從2019年3萬9千多件,前年已超過5萬6千件,民間團體則呼籲加嚴換照的規定,以及確實優化交通網絡。
騎士等待轉彎被後方來車高速撞上,新竹這起車禍造成1死6傷,肇事駕駛79歲。
整輛車毀損嚴重,在自撞停下前波及3名騎士,高雄這起事故,涉案駕駛94歲。
如今新北市三峽15人死傷的重大車禍也是年長者肇事,讓高齡換照制度議再次浮出檯面。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高齡者在整個測驗,未來在訓練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好好的重新檢討制度。」
無論開車或騎車,高齡者上路肇事從2019年的3萬9000多件,2023年暴增超過5萬6000件。按國內規定,75歲以上長者每3年換照,需檢測認知功能,但1942年7月1日前出生者不強制換照,也讓數十萬長者變成黑數。
再比較各國換照年紀,日本、英國70歲起,南韓、新加坡則是65歲開始。
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政策組研究員陳法君指出,「日本大概是5年或者是限定年數,你就要回去再做一次交通講習,那針對老齡人口的話,我們其實更應該做到的事情是加強他們的體能檢測,加強他們對於認知的部分。」
日本更換駕照不僅得參加安全講習,年滿75歲附加認知檢測與駕駛能力測驗,一旦有違規紀錄,須實地路考通過;韓國要求每5年檢測,75歲以上縮短到3年一次,並接受道安教育;新加坡則要求,65歲以上需經醫師評估。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第1個可能適合的運具不足,再來就是一個涵蓋率不夠,還有就是你的交通時間過長,導致很多長輩還會希望自己來做這樣的一個自主的交通行為,所以會自己開車。」
面對高齡換照,從年紀下修到檢測加嚴,各層面都引發討論。
但老盟表示,危險駕駛不只發生在長者身上,更點出許多偏鄉地區大眾運輸不普及,讓高齡者不得不駕車上路,如何優化交通網絡,也得一併思考。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