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
法衛生部為改善全民睡眠品質 推行職場、學校午睡政策
|全球法國媒體報導,總統馬克宏每日睡不到5小時,官邸員工也常因半夜收到訊息而睡眠不足。同時法國衛生部的調查顯示,每2人就有1人抱怨睡眠品質太差,因此要在學校與職場推廣午睡政策,幫助民眾改善睡眠不足以進一步提升效能。
-
-
逾半數顏損者求職遭不友善對待 陽光基金會促職場臉部平權
|社福人權畢業季來臨,許多社會新鮮人準備踏入職場,不過根據陽光基金會調查發現,有超過半數「顏損者」表示,求職過程遭遇過不友善對待,包括被要求揭示「疤痕」或「胎記」等不當提問,將持續推動「職場臉部平權服務計畫」,也呼籲企業招聘新人時,不要因為外貌設限,讓有能力的顏損者,也有機會一展長才。
-
稱早發性失智症常遭忽略 民團公布十大警訊籲及早就醫
|生活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的失智症患者大約有35萬人,其中有6成是阿茲海默症。台灣失智症協會,今(15)日公布最新「失智症十大警訊」,像是記憶力衰退、解決問題有困難等等,尤其65歲以前早發性失智症常被忽略,提醒民眾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
全國首家無障礙體能訓練中心 專為身障者與銀髮族設計
|社福人權根據衛福部調查,身障者的老化年齡提早了7.7歲,平均42歲,身體機能就可能提早衰退,被迫退出職場。有鑑於此,陽光基金會與北市府合作,為身障者及銀髮族打造一間無障礙的體能訓練中心,協助身障者透過運動建立自信,也能延長職場人生。
-
推動身障者職場合理調整 勞動部行政指導7月生效
|社福人權為了打造沒有歧視的職場環境,勞動部推行的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將在7月生效,勞動部強調,許多工作現場對身障者不友善,透過公私協力,協助勞雇雙方,把「合理調整」融入職場,打造友善的工作環境。
-
高雄成立首間印刷庇護工場 盼助身心障礙者進入一般職場
|社福人權高雄目前全市12家庇護工場讓身心障礙朋友學習技能、與人互動,未來成功轉銜進入一般職場。有別於過往大多烘焙、餐飲和洗車等服務性質,上午全市第一間印刷庇護工場成立,讓學員學習印刷技能,未來可以進入一般職場穩定就業。
-
打造中高齡友善職場,職務再設計開啟新可能【獨立特派員】
|社會缺工時代,除了移工之外,中高齡者也是無法忽視的勞動力。如何提高職場對中高齡者的友善度,應用過往輔助身障者就業的職務再設計概念,就是一種方式。譬如有紡織廠利用輔具協助中高齡勞工搬運生產原料;也有服務業透過工時調整、拆解職務,重新設計中高齡勞工的工作方式。
-
勞動部推婦女再就業計畫 離職逾半年重返職場可領3萬
|社福人權台灣女性過去常因家庭因素退出勞動市場,勞動部為鼓勵協助婦女重返職業,從112年9月推動婦女再就業計畫,鼓勵退出勞動市場180天以上婦女朋友重返職場就能領到3萬元獎勵金;另外也能提出自主精進專業技能申請,若經核准完成訓練後,最高一樣可領取自主訓練獎勵金3萬元。
-
鼓勵醫院改善環境留住醫護 台南市府祭最高100萬獎勵金
|地方全國各大醫院護理人員一再傳出有出走潮,而各縣市政府都各出奇招加碼留人。台南市政府認為改善職場環境才能留住護理人才,就針對13家責任醫院評估醫院的留任率、職場友善等條件,給每家醫院最高100萬元獎勵金。不過消息傳出,也有基層護理師批評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