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帶著孩子來上班!如何打造育兒友善職場?【獨立特派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面對少子化帶來的人才荒與社會超高齡化挑戰,企業的育兒友善措施勢在必行。無論是非營利組織的同事協力育兒模式,或是台灣港務公司透過設置教保中心、推行分段式彈性工時等系統性政策,皆證明職場支持是提高生育意願的關鍵。這些成功案例不僅讓員工能安心兼顧家庭與事業,更為企業自身帶來實質效益。當彈性工時、職代獎金、積極化假別等措施形成共識,企業正成為協力養育孩子的「村莊」力量,為台灣社會的永續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與想像。

少子化衝擊企業育兒友善措施成關鍵

台灣社會生育率持續探底,新生兒出生數不僅連月創新低,出生數低於死亡數的情況更已連續長達57個月,顯示國人生養意願急遽下降。台灣即將在今年正式步入超高齡社會,除了長照挑戰,少子化帶來的長期衝擊也已顯現。

親子天下雜誌執行長何琦瑜指出,少子化問題已對企業人才招募造成嚴重影響,產業面臨「缺人、缺人才」的困境。過往企業可能認為生育率與自身無關,但如今這已成為迫在眉睫的營運問題。

何琦瑜觀察,當前有高達三分之二的年輕父母在選擇工作時,會將企業的家庭友善舉措視為影響決定的重要因素,這也促使產業界不得不開始正視並著手建置職場內的育兒友善措施。

 

一張含有 醫療設備, 醫療, 保健, 室內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台灣社會面臨連續 57 個月出生數低於死亡數的生不如死困境,少子化衝擊已嚴重影響企業人才招募。(圖/獨立特派員)

 

非營利組織打造友善職場育兒環境

在生育率低迷的社會氛圍下,部分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積極創造讓員工安心生養的工作環境。國際主僕差會台灣分會牧師韓偉炫指出,鼓勵生育是維護社會健康運作的責任。作為教會型的非營利組織,他們支持多項友善措施,包括鼓勵員工請育嬰假,並提供正職與兼職之間的彈性轉換。

國際主僕差會的員工黃詩茜便親身實踐了「帶孩子上班」的模式。一歲半的兒子暖暖,成為辦公室的特殊「小同事」,同事們會協助照顧與陪玩。黃詩茜表示,雖然親友對此感到驚訝,但多數抱持正面態度。

在國際主僕差會,育兒友善措施經過周詳規劃。韓偉炫說,由於生育可預測,工作量與人力可以事先安排。員工在育嬰假結束後,可依家庭狀況與單位討論每週工作時數,像黃詩茜目前每週上班三天,並可帶兒子一起上班。

辦公室同事們也展現高度配合與支持。當黃詩茜需要專注工作或開會時,其他同事會主動分擔照顧任務,甚至將外出行政工作安排在暖暖在場的日子,帶著孩子一起完成。國際主僕差會員工柯艾廷表示,雖然過去沒有在職場接觸孩子的經驗,但能參與孩子的成長歷程,讓辦公室充滿樂趣,也樂意以團隊力量支援黃詩茜,幫助他順利重返職場。

 

一張含有 人員, 服裝, 室內, 人的臉孔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國際主僕差會台灣分會員工黃詩茜(左),在辦公室裡一邊工作,一邊與同事協力照顧兒子暖暖,實踐帶孩子上班的彈性模式。(圖/獨立特派員)

 

彈性工時企業協助托育成育兒友善核心

除了個案的彈性措施,制度化的支持是普及育兒友善的關鍵。何琦瑜發現,《親子天下雜誌》舉辦的友善家庭職場獎中,所有獲獎企業的共通點,都是實施「彈性工時」。意味著無論企業規模大小、資源多寡,都可透過適當的工作設計來提供友善家庭的環境。

目前台灣常見的彈性工時多為「移動工時」,即在每日總工時不變的前提下,設定核心工時,員工可彈性調整上下班時間。根據親子天下針對有六歲以下學齡前兒童家庭的調查,彈性工時是超過六成父母肯定對安心生養有貢獻的友善措施。

此外,企業協助托育的支持度也近五成,可依規模設置公司內、公司附近托育中心,或系統性與外部幼兒園簽約提供優惠。

 

台灣港務公司推彈性工時與托育友善措施

台灣港務公司是企業協助托育的典範。員工錢威任與太太皆於公司任職,他們每天將孩子送往公司設置的教保中心。

台灣港務公司人資處資深處長何怡萱表示,設置教保中心是為了解決員工搶公托或負擔私幼高額費用的問題,員工接送小孩更加便利,也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教保中心比照非營利幼兒園收費方式:第一胎兩千元、第二胎一千元、第三胎免費,提供二至六歲孩子托育。錢威任認為,教保中心讓父母與孩子的工作地點接近,提升接送便利性與安全性。同時孩子能更理解父母的工作狀態,也增強親子連結。

港務公司不僅提供托育協助,也針對員工子女年齡層設計分段式彈性工時。育有三歲以下孩子的員工,每日可減一小時工時並搭配兩小時彈性工時。育有六歲以下子女則可有1.5小時彈性工時,家有十二歲以下子女者,在必要時可申請遠距上班。

 

一張含有 服裝, 人員, 女孩, 男孩 的圖片

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
台灣港務公司設置的教保中心,提供員工子女托育服務,以優惠的收費與便利的接送地點,大幅減輕員工的育兒負擔與心力。(圖/獨立特派員)

 

港務公司十年育兒友善成效超越全台平均

台灣港務公司內部持續向各級主管宣導,明確將友善育兒列為公司政策,確保主管支持員工請家庭照顧假或減少工時。政策明確後,員工請假育兒的心理壓力大幅降低。

督導李佳頴表示,由於同事間能體恤照顧孩子的辛苦,形成內部互相支援的共識。即便曾出現半數人力同時留停的情況,也能透過人力調配與代理度過難關,形成正向循環。這套系統性的政策累積近十年,讓港務公司在2023年迎來55位「港務寶寶」,其2.69%出生率,是當年全台0.581%出生率的4.6倍。

何琦瑜指出,新一年度的友善家庭職場評選中,企業提供的假別趨向「積極化」,例如員工可請「幸福假」參與親師會或慶祝家庭重要時刻;同時,「職代獎金」制度也開始形成,透過獎勵分擔留停同事工作的員工,讓育兒支援的共識更加公平且穩固。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