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法日前三讀通過部分條文修正,其中7項附帶決議引發學界反彈,擔心將對之前9大地區國外學歷畢業生一次性開放,取消實習限額,會直接衝擊教學醫院實習量能,以及台灣牙醫就業市場。今天就有台大牙醫系師生站出來抗議,要求衛福部不要為特定人士開後門。
高雄有2名高職畢業生,前陣子前往屏東麟洛火車站,結果躺在鐵軌上拍照並上傳至網路,引起爭議。台鐵指出,這種行為可能會導致列車延誤,或者是發生意外事故,依法向鐵路警察局舉報,最高可罰5萬元。
OECD每3年針對學校學習環境與教師工作,進行大規模國際調查,台灣在2018年首次參與,台師大從中研究指出,台灣的國中老師有10%在工作中感受到非常多壓力,雖然投入教學的熱忱,高於歐美日,但想轉職或後悔當老師的比例則高於美澳。
畢業季節來臨,中國就業市場今年湧入1080萬名社會新鮮人,首次突破千萬大關,但迎接他們的卻是一個數10年來最糟糕的就業環境,6月青年失業率達到18.4%,是中國整體失業率的3倍多。應屆畢業生保就業,成為習近平20大連任之年穩定大局所必須,政府指示國企擴大招聘,防止青年躁動,釀成社會不安。不過上海封城,這一封2個多月,關怕的民眾已經興起一股逃亡潮,網民用英文「run」這個字的諧音稱之為「潤」。
台南安平區漁光島昨天下午發生溺水意外,6名來自高雄的高中畢業生,相約到漁光島玩水,其中2人被浪捲走,同行友人救起一人,但另1人遭大浪捲走失蹤。海巡獲報到場搜救,昨晚6點20尋獲已經沒有生命跡象,送醫後仍然不治。
即將進入畢業季,今年大約有24萬名應屆畢業生將投入勞動市場,但因為疫情衝擊,有不少人擔心工作很難找。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想要先行就業的應屆新鮮人,已經有將近6成5開始找工作,超過2成已獲企業錄取,但仍比疫情發生前的數據還低,顯示疫情的確有衝擊求職進度。
國立中興大學表定今年5月28日舉行畢業典禮,但由學生組成的畢聯會,昨天對應屆畢業生發出公開信,指控前任張姓會長涉嫌侵占畢業照、紀念冊與學士服等費用172萬元,並向警方報案。張姓前會長則表示一切指控並非事實,也會訴諸法律解決。
農業公費班學生四年學費全免、每個月還可以領零用錢,畢業後依成績可以領從農準備金,對有意接手家裡農場的年輕人很有吸引力。根據調查,這些公費農夫完成學業後,留農率非常高,將近百分百。透過科技協助,這些返鄉從農的年輕人,帶給農業不一樣的面貌。
中國上週末舉行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報考人數達到創紀錄的457萬人之多,窄門之爭空前激烈。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考場周邊,還出現考前旅館一房難求,飆出天價的亂象。調查顯示,促使大學畢業生積極報考研究所的主要原因,是想在超競爭的就業市場,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