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拼音
-
大馬青年推「講福建話運動」 用台羅系統建語言資料庫
|全球福建話曾是東南亞華人間的主要通用語,但在語言政策的影響下,如今正快速消失。在馬來西亞一群青年發起「講福建話運動」,走入新馬社區錄音,並引用台灣的台語羅馬拼音系統,建立屬於自己的語言資料庫。
-
中研院研究發現「痠覺神經」 顛覆疼痛醫學中心理論
|文教科技為找出痠痛的真正原因,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陳志成團隊發現,痠和痛是不同的感覺,誘發痠的神經並非痛覺神經,而是本體感覺神經。痠覺神經過度活化導致組織酸化、慢性痠痛,翻轉對疼痛醫學的中心理論,讓痠痛醫學可更精準。
-
吉力吉撈.鞏冠拼音遭誤譯 原青團體籲正視命名文化
|社福人權台灣棒球好手吉力吉撈.鞏冠(Giljegiljaw Kungkuan)在日本轉播時,出現不同的拼音方式,原民青年陣線在臉書發文為他正名,希望原住民族的選手和命名文化能夠被更正確的認識。而今(2024)年5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姓名條例》修正草案,增訂原住民族可使用原住民族文字、單列名字,不必侷限中文姓名;內政部也在21日部務會報通過《姓名條例施行細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
中文注音符號新設計 「精靈文」當熱、引起話題
|最近出現一種字體、叫做「精靈文」,若像歐美國家的文字,毋過詳細共看、其實是中文的注音符號。有人認為注音干焦臺灣才有、感覺誠趣味;嘛有人認為注音符號、是往過國語政策、打壓本土語言的工具,兩派講法攏有人支持。(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臺語文)
-
鹿港店家煮食活動 台語繪本「十粒卵」做食譜
|學台語也需要有台語的環境,彰化鹿港有店家舉辦台語的煮食活動,配合臺語繪本「十粒卵」的內容,出十項菜,予囡仔學做菜嘛講台語,加深學習的印象。(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
「日花」字體新設計 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攏通用
|本土語言這幾年愈來愈時行,有人學、有人用、有人看就有人投入資源去設計。為著予本土語言的使用者佇咧做設計的時,字體會當有更閣濟選擇,有字體公司注心共一般捷用著的台文常用字、羅馬拼音、佮其他母語、攏列入去設計,毋但拍字拍會出來,也希望傳達、多元的理念。
-
看護移工申請門檻放寬,為何私人聘僱仍有困難?【獨立特派員】
|社福人權勞動部在10月份宣布放寬家庭看護移工的申請門檻,包含使用長照服務6個月以上、被診斷輕度失智、以及呼吸器官重度障礙、吞嚥機能中度障礙等身心障礙者,將不用經過巴氏量表就可以聘僱家庭看護移工。不過這並無法解決私人聘僱制度的根本問題,雇主和看護移工真正面臨的難題是什麼?
-
臺南華德里出第9本繪本 用臺文推廣性別平權
|臺南華德里社區一直咧拚勢做囡仔繪本,到今出版第九本。今年社區序大以兩性平權做主題,閣有結合臺語文。團隊嘛實際去國小做推廣,向望共性別平等的教育,對囡仔就開始釘根。
-
臺南孔廟迷眾頁出現臺語詞 議員批評看攏無
|臺南孔廟迷眾頁最近的文章出現袂少臺語詞彙,意外引起討論。國民黨臺南市議員王家貞咧質詢時,講有民眾共陳情,官方面冊用羅馬拼音佮臺語詞民眾會看無。文化局是回應講會閣調整。(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
蘇銘勳結合注音推廣台語文 創「台語ㄅㄆ万電腦輸入法」
|文教科技為推廣台語教育,雲林縣台語文研究學會近期發表一套「台語ㄅㄆ万電腦輸入法」,可以透過電腦鍵盤以注音符號直接打出台語文字、文章,未來希望能發展成台語語音系統,要讓台語文推廣與應用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