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
-
戲劇"人選之人"演政治社會 展現臺灣多語環境
|最近誠衝的戲劇《人選之人-造浪者》,是一齣以政治幕僚做主題的戲劇,對上線開始,就相連紲兩禮拜排佇頭名。戲齣當中除了使用濟濟議題,反映真實的臺灣社會,佇語言的部份,演員除了華語,也有使用臺語、客語等等,展現臺灣多語言使用環境。
-
ChatGPT教臺語? 學者當咧開發AI程式拚傳承
|科技發展速度真緊,進前ChatGPT有法度參人、自然對話,引起逐家、對AI人工智慧的關注;Meta開發出台語、英語的對譯系統,也予各界留下真深的印象;台灣有學者、進前捌參與過Meta對譯系統的計畫,伊目前當咧做研究,按算以公視臺語台的節目,做訓練資料,無定著佇未來,電腦程式、就有可能成做咱的台語老師。(本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
「母語囡仔窟」大人囡仔踅菜市仔 趣味學臺語
|去傳統菜市仔買菜,一般攏是台語上蓋好用,講台語嘛感覺較親切。新竹母語囡仔窟定定舉辦母語推廣活動,就專工陪囡仔去竹東的菜市仔,頭家嘛用台語紹介家己所賣的物件,欲用上自然的方式予囡仔對生活中學台語。(本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文)
-
金甘蔗影展復辦8/12登場 盼推動台語文化復興
|文教科技2006年創辦於橋仔頭糖廠的金甘蔗影展因疫情停辦3年。今年復辦,且全新改版與台南全美戲院鄰近商圈合作,共同發展台語文化經濟將在8月12日登場。主辦單位盼透過影展推動台語文化復興,讓更多人了解台語文化豐富內涵。
-
泰戈爾"漂鳥集"臺文版 溫若喬改翻創詞有新意
|新生代詩人-溫若喬,今年出版印度詩人-泰戈爾浪鳥集的臺文版,共這位世界知名文學家的作品,用倚音的方式,翻譯做臺語,望讀者感受著優雅的詩句。(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演員、人偶共演台語劇 手譯員參與獲好評
|文教科技夾腳拖劇團,近期將再度推出台語舞台劇「勥姆仔欲起行」,不僅以演員和人偶一起演出,還加入了手語翻譯員一起呈現。劇團去年的「國王與國王」初次和手語翻譯員合作,反應很好,不過這次全台語演出,對手譯員是一大挑戰。
-
本土語言貢獻獎 天文學教授用臺語教天文
|講台語,當著時。教育部主辦的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佇今仔日(2/21)舉辦頒獎典禮,今年包括前衛出版社的社長林文欽,咧台師大開台語天文學的教授蔡安理,攏得著個人獎;團體獎部份,是以台語創作的「阮劇團」,閣有用台語宣教的「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雙連教會」。
-
2/21世界母語日 新竹美學館設計遊戲學臺語
|2月21是世界母語日,配合母語日,新竹生活美學館鼓勵逐家捷用母語,特別舉辦"佮意講臺語"的體驗活動,現場有臺語老師講故事以外,閣有拍通關的遊戲,希望透過遊戲,予囡仔那耍那學臺語。(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傳藝中心首辦歌仔戲比賽 傳承歌仔戲推台語
|生活為了推動國家語言和傳統戲曲發展,國立傳藝中心在今(2023)年首度舉行全國性的歌仔戲比賽。總獎金有350萬元,經由線上海選、複賽、決賽等過程,期待能營造一個讓台灣台語及傳統戲曲能永續傳承的環境。
-
臺灣傳統年節故事"燈猴" 時代變遷沓沓少人知
|見擺倚近過年,上捷聽著的故事就是「年獸」,毋過逐家敢知影臺灣有家己的傳統過年故事「燈猴」,新竹有老師用臺語講予逐家了解。(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