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
-
鄭麗君提助美打造產業聚落 學者:實行上有3大難題
|全球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2)日透露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強調台灣與日韓不同,會提出台灣模式,導入台灣科學園區經驗,協助美國打造產業聚落。不過有學者認為,實行上可能有3大難題,包含赴美投資規模、供應鏈效率,以及勞動文化有極大不同。觀察3日台積電股價表現,沒受到美國拋出晶片五五分利空影響,股價再創天價收在1400元,帶領台股續創新高,收在2萬6761點。
-
美全球防制人口販運評比 台連16年達消除最低標準
|全球美國國務院今(30)日公布2025年全球防制人口販運評比結果,台灣政府持續努力,被列在第1級,也是連16年在第1級,但報告也指出,調查案件數較少、起訴的嫌疑人也較少,未完全落實受害者辨識程序;遠洋漁船的強迫勞動行為,乃至國際學生的血汗勞動都需改進。
-
台股續創新高科技業一枝獨秀 逾300傳產中小企業減班休息
|產經美國對等關稅影響全台產業,勞動部今(16)日公布,國內最新減班休息數據共有333家、7334人,其中有242家業者透露,是受到美國關稅影響,其中又以金屬機電工業衝擊最大,有業者透露,現在面臨找不到訂單和客戶的情況,不過高科技產業仍然是一枝獨秀,今帶領台股繼續勁揚大漲272點,收在2萬5629點再創歷史新高。
-
全球高溫頻破紀錄 多國戶外勞動者腎衰竭
|全球台灣這幾天多個縣市高溫飆破38°C,而全球熱浪屢破紀錄,也讓很多戶外工作者苦不堪言,像是農夫、建築工人、外送員等等,受到炎熱高溫的折磨,甚至送命。深入多個國家戶外勞動者的工作現場,發現很多高溫下的勞動者,已經腎衰竭到需要洗腎的程度。而面對嚴酷的氣候變遷,人類的生活型態與經濟模式,又應如何因應?
-
BBC揭北韓勞工在俄遭剝削待遇 每日須工作18小時、1年僅休2天
|全球BBC近期透過訪談,揭露大量北韓勞工「如奴隸般」被迫在俄羅斯從事勞動,除了環境糟糕外,每天須工作18小時,甚至一年僅能休假2天。報導指出,俄羅斯因戰事導致勞力短缺,因而持續引進北韓勞動力;北韓勞工則因誤以為海外工作待遇佳,抵達後才發現受層層剝削,進而開始冒著生命危險逃離。
-
美國務院公布年度人權報告 揭中國施壓台企投放廣告自由
|社福人權美國國務院今(13)日公布各國2024年度人權報告,除指出中共施壓在中國有業務的台企、在媒體投放廣告的自由外,並提及台灣企業在勞工加班費與工時方面違規情況普遍、對外籍勞工保障不足,甚至部分農村仍有童婚現象。
-
宜蘭頭城公幼推全年無休 全教總籲教育部糾正不當政策
|地方公立幼兒園教師竟然被要求「全年無休」,全教總日前接獲基層教師投訴,宜蘭縣頭城鎮立幼兒園今(2025)年8月起推行全年無休的托育政策,要求教師寒暑假期間也必須出勤,還宣稱已獲得教育部國教署核可並無違法。教師團體質疑,這樣的作法根本是政府帶頭壓迫教師人權。
-
日本勞動力嚴重不足 移工政策成參院大選焦點
|全球日本去年有1萬多家企業倒閉,今(2025)年上半年也已經有5千多家,其中有172家是因為人力不足而宣告破產,這也凸顯了日本人口老化的嚴重影響。而大量的勞動力短缺該如何彌補,成為日本這個月參議院大選的關鍵議題。
-
推動身障者職場合理調整 勞動部行政指導7月生效
|社福人權為了打造沒有歧視的職場環境,勞動部推行的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將在7月生效,勞動部強調,許多工作現場對身障者不友善,透過公私協力,協助勞雇雙方,把「合理調整」融入職場,打造友善的工作環境。
-
遭員工抗議薪資給付不完全 佳格:已預定明日協商
|地方佳格公司今(19)日在大園廠召開股東會,工會也在廠外召開追討薪資記者會,抗議佳格公司薪資給付不完全,要求依法計算加班費。佳格食品也以書面回應,員工薪酬、獎金、勞健保等計算皆符合法令規範,雙方預定明日進行協商會議,希望儘速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