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醫院主治醫師面對定期契約,在約滿時遭院方無正當理由不續聘,導致工作權不保引發爭議。上午有立委與民間團體、醫師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將主治醫師納入勞基法規範,維護勞動權益。
本土疫情持續,暑假仍是學生打工旺季,民間業者的網路平台徵求工讀職缺是去年的2.6倍,仍以餐飲為大宗。勞動部提醒,算時薪的工讀生、部分工時勞工皆受勞基法保障,至多做6休1,且工作第6天屬休息日,必須給予加班費。
彰化基督教醫院一名皮膚科醫師邱足滿,召開記者會指控,自己於彰基服務25年,眼看就快要退休,5月30日卻收到院方無理由的不續聘通知書,感嘆主治醫師的處境形同勞權孤兒。對此,衛福部已去函要求彰基提出報告說明,至於《醫療法》勞動權益專章部分,將會與勞動部等相關部會討論,重新審視相關法案,保障主治醫師工作權。
近年來,台灣遠洋漁業數度被質疑,有漁工遭到壓迫。綠色和平指出,台灣遠洋漁船漁工面臨高工時、苛扣薪資及工作環境不佳等問題,甚至還曾經傳出毆打及死亡等議題,呼籲相關單位在4月底前提出,廢止境外聘雇法,讓漁工納入《勞基法》,還要參照國際勞工組織的相關標準,強化預防性措施。
如果雇主在工作時間外要求勞工值班,過去勞動部認定,因為值班樣態有別,不用給付加班費,引發檢討聲浪。勞動部決定明年起,這項條款正式落日,各行各業勞工在正常工時外輪值日、夜班,雇主都必須依法給付加班費。
明年基本工資月薪將調漲到25250元,但來台灣照顧阿公、阿嬤的家事移工,薪水和基本工資脫鉤,明年和工廠移工的薪資差距將超過8千塊,創歷史新高。移工團體質疑,政府願意對疫情受衝擊的企業祭出配套,為什麼就不願意補貼弱勢家庭,以基本工資聘請移工?
劇組在電視、電影開拍期間,幾乎都是夜以繼日拍戲趕進度,北市電影職業工會和勞動部,在前年調查影視工作者的平均日工時,以12到14小時最多,14小時以上的更超過3成。職業工會認為,與其違法,不如配合工時納管,因此推動劇組現場拍片勞工,納入《勞基法》責任制的適用對象,勞動部也初步同意放行。
《勞基法》限制女性夜間工作,遭大法官宣告違憲,引發勞團和學者抨擊,怎麼修補保護傘?學者建議乾脆修法要求雇主要落實夜間津貼或提供宿舍,勞動部回應會彙整專家意見研究。
全台三級警戒,各地賣場引發搶購潮,勞動部宣布,因為防疫升級,相關的民生物資生產可以適用勞基法的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規定,讓勞工加班。 在大賣場裡,泡麵、乾糧等民生物品架上空了好大一片,這是雙北市宣布疫情三級警戒後的情況,而因應全台都進入三級警戒、民生物資需求提升,勞動部宣布,相關民生物資廠商要配合需求趕工,可以適用勞基法規範,不受一例一休和加班工時上限。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
根據調查,有袂少看護逐個月領萬七左右,毋過工作時間是規工24點鐘、攏著隨時看顧,有人甚至做三年,攏毋捌歇假。這寡家事移工的勞動權益、無受勞基法保障。2004年勞團推捒家事服務法,毋過因為頭家辛勞撨袂好勢,到今猶無進展。 Miya 捒阿媽拄對公園散步轉來,入門了後,Miya先替阿嬤徙位,予伊佇眠床歇一下,伊才閣去款厝內。 今年的基本工資已經起到逐個月2萬3800,不過家事移工猶原予人排除。根據勞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