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熊團團病況未好轉 園方:未達人道處置考量標準
薛宜家 郭俊麟/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18歲大貓熊團團,8月底因為癲癇被發現腦部病變,10月中又出現後肢無力狀況,22日安排團團接受第2次MRI相關檢查。動物園表示,團團近來食慾和精神狀況都不太好,因此將就檢查結果,與專家進行討論,決定後續的治療照顧計畫。
只能側躺著,慢慢啃著竹葉,8月底因為癲癇被發現腦部病變,大貓熊團團從10月16日開始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下降,每天竹葉進食量、排便量和活動力都持續在下降,北市動物園再度安排牠前往台大附設動物醫院接受腦部磁振造影(MRI)檢查,檢查歷時約3小時,為減低麻醉風險,獸醫師全程協助麻醉監控。
台北市立動物園動物組組長王怡敏說明,「相對的食慾精神,目前是維持一個低度的平衡,那這部分我們會認為,牠有進一步的需要檢查的一個必要。」
動物園表示,團團病況特殊,參考過去世界各國飼養的經驗,都沒有類似病例可以參考,因此對於檢查結果,還要會同專家進一步討論。目前僅能給予支持療法,從日常飼糧中添加蛋白質、維生素E、B群及補體素等,並增加餵水的次數,但觀察團團的體重和進食量,都比9月明顯下降。
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室主任賴燕雪表示,「現在進食量沒有那麼多,所以我們給牠一些支持的藥物,讓牠的精神狀況會穩一點,10月22日的一個檢查,目前其實是取得初步的影像,那也把這樣的影像,分享給各個專家去幫忙協助判讀。」
保育員觀察,團團目前躺著的時間較多,研判是坐著不舒服,因病況沒有好轉,若是病況再惡化,是否會有人道考量?動物園表示確實評估過,不過還不到考量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