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熊團團後肢無力、食慾差 暫留後場不見客

大貓熊團團的腦部異常引發癲癇,台北市立動物園為了維持牠的生活品質,原本安排牠今(18)日回到展示場活動,不過在昨日早上,園方發現團團走路步伐緩慢,後肢明顯無力,血壓也有上升趨勢,因此決定讓團團留置後場,方便近距離觀察牠。

展場內,圓圓跟圓寶母女,各據一方休息睡覺,原本預定今日安排要由團團來到展示場,還有粉絲還特地請假從新竹北上,拿著自製看板要歡迎牠回歸,不過撲空,因為團團狀況不穩定,沒有現身。

民眾高先生說:「我們還是要顧到團團的健康,當然我們還是要祝牠早日康復,還是期待跟遊客見面。」

這是10月初拍下團團進食的畫面,牠自在吃著竹桿食慾不錯,動物園觀察,10月份牠的排便量大多達到10公斤以上,代表食慾穩定,不過16日保育員對牠訓練時,發現牠的下半身動作較為遲緩,昨日更明顯,走路步伐緩慢、後肢較無力,食慾也變得比較差,決定先暫時留置後場。

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師鄭秋虹指出,「今天就是有看到團團就是有出現,腳已經沒有力氣的狀態,那我們還是希望可以保證牠的安全,就是為了牠整個安全去考量,我們會先暫時讓牠留在後面這個場地。」

團團今早體重來到110.8公斤,園方表示還在可接受範圍,不過軟腳持續、血壓偏高,給予藥物治療。園方8月下旬發現團團嘴角有白沫,出現疑似癲癇的症狀,9月18日安排接受腦部磁振造影檢查,試圖釐清腦部病變原因,目前初步排除腦血管病變或感染所造成的癲癇。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