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長期以來一直是台灣10大癌症死因前3名,在雲林縣更是排在第1名,為了讓雲縣內民眾遠離肝病之苦,台大雲林分院3年前引進多針雙電極微創治療,以多針電燒更精準治療肝癌病患,成功完成超過700例手術,希望讓肝癌病患能夠回到正常生活。
台北市立動物園在8月下旬,發現大貓熊團團出現疑似癲癇症狀,前後共替牠安排兩次、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第二次結果出爐,發現病灶區域擴大,腦部惡性腫瘤機率提高,不過園方決定不再對團團進行麻醉或侵入性檢查,將對牠採取相當於人類安寧照顧的舒緩照護。
國內癌症治療又有重大突破!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發出新式廣效癌症免疫治療候選藥物,可以有效促進身體巨噬細胞吞噬腫瘤,不僅副作用少、腫瘤也可減少一半。動物實驗也證實,可有效增強抗腫瘤藥效。目前已申請台灣、美國等多國專利核准,期待未來2到3年可以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嘉惠更多癌症患者。
癌症蟬連國人死因第一名40年,而癌症治療多以手術、放射治療以及化療進行,近年來質子治療因為精確度高、副作用低,也成為放射治療新選擇,不過這項治療目前屬於自費。
Lee Ying-yuan lost his battle to ampullary cancer on Nov. 11. Doctors say this type of cancer doesn't present with symptoms in the early stages, therefore is highly deadly.Ampullary cancer took the li
前駐泰國代表李應元昨天晚間因「壺腹癌」病逝享壽68歲,而前教育部長吳京、兒童文學作家幸佳慧也都是因「壺腹癌」病逝,醫師提醒這是一種罕見癌症,早期沒有症狀,但等到出現黃疸、明顯變瘦時,往往為時已晚,建議常常不明原因腹痛者應定期做胃鏡檢查。
內政部公布,去年度「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國人如果排除、罹患惡性腫瘤因素,平均壽命,可多4.02歲。腫瘤血液科醫師提醒,因為醫療進步,近年罹癌存活率增加,不過仍要注意,部分癌症有年輕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