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
-
亞洲發現距今1萬2千年木乃伊 煙燻方式乾燥保存遺體至今
|全球一份最新研究指出,科學家在中國廣西、越南北部、印尼蘇門答臘島等亞洲地區的多個墓葬遺跡內,發現使用煙燻乾燥法處理過的木乃伊遺體,且年代最早可追溯至1萬2000年前,超越智利、埃及等地發現的樣本,成為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人類木乃伊。
-
研究:人類排泄物可加工為生物炭 解決肥料短缺、減碳排
|全球美國近期一項研究指出,人類排泄物加工後可製成「生物炭」,除作為肥料使用外,還可減少環境中的碳排放。研究也提到,排泄物在處理過程中,重量與體積可大幅減少最多90%,且排泄物內含的病原體、多數污染物也可在過程中去除,避免污染農業。
-
研究:貓咪能連結人類詞彙與圖像 速度更勝14個月大嬰兒
|生活早期研究曾表明貓咪知道人類何時在說牠們的名字,也能夠識別熟悉的人的照片。近期一項刊登在《科學報告》期刊的研究則進一步指出,貓咪能在沒有提示或獎勵的情況下,將人類的詞彙與圖像連結起來,而且此學習能力的速度比14個月大的嬰兒還快。
-
德國海底史前石牆出水 最古老、歐洲最大人造結構
|全球德國大學最近在德國北部靠近波羅的海的海底,發現1片將近1公里長的石牆。專家推測,有大約1萬1000年的歷史,至於這座石墻的功能,可能是專門為獵捕馴鹿而打造,不僅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造狩獵建築,也是歐洲至今發現最巨大的人造結構。
-
科學家發現「比大象還吵的魚」 身長不到2公分能發出140分貝
|全球科學家近期發現一種長度不超過半英吋(約1.27公分)的小魚,竟能發出高達140分貝聲音,比大象所能發出的最大音量還大。發表研究報告的學者直言,這種小魚發出的聲音,相當於讓人類在100公尺處近距離感受飛機起飛時的音量。
-
美研究瓶裝水含24萬顆塑膠微粒 影響人體健康與否待檢測
|全球喝瓶裝水也會受到塑膠污染嗎?美國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美國市面販售的瓶裝水,每公升竟然含有高達24萬顆塑膠微粒,比已知的多近百倍,而且大多是能進入人體細胞的奈米塑膠微粒,至於是否影響人類健康,研究人員還要再進行相關檢測。
-
-
印度與西藏邊境山區雪崩 至少7死13傷
|全球印度東北部一處山區4日發生雪崩意外,造成至少7人死亡,13人受傷。當地民眾指出,警方早就警告該處有雪崩風險,禁止遊客與車輛上山,然而部分遊客不聽勸執意闖入才釀成悲劇。
-
翁啟惠獲頒威爾許化學獎 學界期待叩關諾貝爾獎
|文教科技前中研院長翁啟惠,獲得「威爾許化學獎」,要表彰他在化學研究、尤其是「醣科學」領域所開發的技術和方法,更為新藥和疫苗研發等研究,帶來新契機。翁啟惠是第一位獲得「威爾許化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
美國科院:新冠過半數傳染是無症狀者造成
|美國有研究報告,推估美國超過半數的新冠病毒傳染,都是無症狀感染者所造成。如果能將1/3的無症狀感染者隔離,可以有助控制疫情。有研究團體發現,紀錄人體心跳、呼吸、體溫等生理資料的穿戴裝置,有助於找出無症狀感染者。 佛羅里達大學數學系教授辛格與耶魯大學公衛系教授蓋維尼,共同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報告,推估51.4%到53.6%的新冠病毒傳染都是來自無症狀感染者,48%到47%來自潛伏期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