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啟惠

  • 2022諾貝爾/美國及丹麥3學者共享殊榮 翁啟惠呼聲高未獲獎

    |全球

    202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在台灣時間4日下午5時45分,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得主。由美國跟丹麥共3位學者及科學家獲獎。獲獎的學者分別是來自美國的柏托西(Carolyn Bertozzi)、夏普利斯(Barry Sharpless)跟丹麥的莫代爾(Morten Meldal)。評審委員指出,是為了表彰他們對鍵擊化學跟生物正交性化學的貢獻。而外界原本看好的台灣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則是再度與諾貝爾獎,擦

  • 2022諾貝爾/引領醣分子研究 翁啟惠今晚奪化學獎呼聲高

    |全球

    諾貝爾化學獎將在台灣時間今(5)日傍晚公布。對於台灣來說,去(2021)年9月獲得威爾許化學獎的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也是這次諾貝爾獎的熱門人選。學界認為,翁啟惠發明了用在合成和研究醣分子以及醣蛋白的新方法和工具,也促進新藥和疫苗開發,對於產學界影響深遠。在陸續獲得沃爾夫還有威爾許化學獎之後,也被外界看好,距離諾貝爾獎就差最後一哩路。

  • 全球首支!翁啟惠團隊研發廣效mRNA疫苗抗變異株

    |文教科技

    中研院院士翁啟惠以及基因體中心研究員馬徹團隊,研發出全球首支的廣效mRNA疫苗,可對抗各式變異株,也是全球首支;另外國產高端疫苗在巴拉圭三期解盲達標,取得巴拉圭的EUA。

  • 翁啟惠獲頒威爾許化學獎 學界期待叩關諾貝爾獎

    |文教科技

    前中研院長翁啟惠,獲得「威爾許化學獎」,要表彰他在化學研究、尤其是「醣科學」領域所開發的技術和方法,更為新藥和疫苗研發等研究,帶來新契機。翁啟惠是第一位獲得「威爾許化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 翁啟惠案監院送懲戒法院答辯 意見兩極

    |政治

    監察院繼浩鼎案「一案三查」事件後,再度因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案爆發激烈討論。監察院上個月回覆懲戒法院答辯內容,竟破天荒出現兩份看法完全相左的意見書,引發適法性質疑。前提案監委仉桂美就批評,這狀況凸顯出國家體制被破壞的嚴重問題。

  • 浩鼎2016內線交易案 張念慈等5人二審維持無罪

    |兩岸

    生技公司浩鼎內線交易案,張念慈等5名高層,被檢方依涉犯證交法等罪起訴,一審獲判無罪,案件打到二審,經過一年多審理,高院1月26日維持五人無罪判決。 生技公司浩鼎2016年爆出內線交易,張念慈等5名高層,被控提前得知研發乳癌新藥的解盲可能失敗,搶在「重大消息公開前」賣股避險,被檢方依涉犯證券交易法的內線交易罪起訴,一審判決無罪,檢方不服再對張念慈提上訴,高院經過一年多審理後,1月26日判決出爐,維持

  • 生策會理監事會議 翁啟惠獲選新任會長

    |兩岸

    生策會在今天召開第六屆理監事會議,選出前中研院長翁啟惠擔任新會長。翁啟惠強調,上任之後的首要目標,是要把台灣的資通訊產業和醫療產業結合,讓台灣生醫產業能有新氣象。 翁啟惠表示,台灣的醫療跟電子業都是世界第一。如果能結合,將能掌握國際的趨勢與脈絡。他說國際大藥廠最欣賞台灣的強項,就是健保資料庫。在不影響個資情況下分析這些大數據,要把對人類有幫助的價值創造出來,就必須仰賴資訊通訊產業。不僅可創造生技商

  • 浩鼎案遭彈劾判記申誡 翁啟惠提再審

    |兩岸

    前中研院長翁啟惠捲入浩鼎案,通過彈劾移送公懲會。今年4月,公懲會認定翁啟惠沒有據實申報財產並且未揭露利益衝突等違失,判記申誡。翁啟惠向公懲會提再審,希望能洗刷申誡汙點,公懲會4日上午公開審理,成為繼台大校長管中閔涉違法兼職案後第二起公懲會主動公開的案件。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身穿黑色西裝,走向司法院大樓。公懲會繼前天首度公開審理台大校長管中閔的兼職案後,4日上午再度公開審理翁啟惠的申誡再審案。 記者

相關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