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到3月是高雄美濃小番茄收成期,但這兩年受氣候影響,夏季沒颱風、降雨少,造成銀葉粉蝨等害蟲大增,帶來毒素病等瘋欉現象,讓小番茄不再生長,或是有結果但卻沒味道,只能整株拔掉,目前美濃已有4成以上的田受害,高市農業局表示會提供肥料等補助,並派遣專家進駐供農民諮詢防治方式。
聯合國大會在紐約正式登場。除了新冠疫情之外,伊朗的核能問題,還有俄烏戰爭以及後續引發的制裁,及能源和糧食價格上漲等議題都是討論重點。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指出,一連串的重大爭議,還是要以確實的外交手段解決。
疫情加上俄烏戰爭,導致國際原物料進出口受阻,今年國際肥料價格已攀升到4成以上,嚴重衝擊農業,也連帶引發通膨危機。嘉義青年楊智凱創辦蚯蚓農場,生產蚓糞土有機質肥料,希望以推動循環農業的方式,來幫助農業「減肥」,降低農民對肥料成本的負擔。
近期國際尿素供應短缺,尿素價格高漲,影響肥料生產。農委會今(7)日宣布,自今年1月10日起出貨的肥料,凡透過實名制購買者,都由農委會協助肥料業者,吸收原料成本漲幅5成,農委會也強調,國內肥料充裕,檢調也啟動調查囤積哄抬。
台東縣二期稻作大部份都已經收割,田裡的稻草處理,目前依空污法規定不得露天燃燒,讓不少農民感到困擾。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則提供方法,像是將稻草「捆包」堆置,或是編織成抑制雜草生長的草蓆,來協助解決稻草問題。 稻田收割,田裡都是稻草,過去曾建議農民打碎變成肥料,但稻草太多就處理不完,尤其二期稻作和隔年一期稻作間隔太短,這種方式無法有效讓稻草變肥料,農民還是很困擾。 農民余先生表示,「稻草打起來馬上掉下來,
黎巴嫩貝魯特港邊的倉庫發生爆炸,裡面存放的是化學肥料的主角「硝酸銨」,可用在施工場所的爆破。因為具備相當的危險性,硝酸銨儲存設施過去也發生過多起爆炸事故,各國對於硝酸銨的儲存與處理,都有相當嚴格的規定。 外型屬於白色結晶狀的硝酸銨,主要是農業用的肥料,溶於水中之後可以很快滲入土壤,供各種農作物吸收。不過,硝酸銨如果和燃油混合,就可以做為施工場合時爆破的炸藥。因為容易取得,歷年來有多次恐怖攻擊,包括
今年初發生農民搶購肥料,肥料供不應求,農委會後來推實名預購制度,每包補助20到40元。現在肥料足夠,農委會再推出實名制2.0,引導農民走向合理施肥。 幾個月前,中南部農會倉庫出現沒有肥料的窘境,疫情導致農民恐慌性搶肥,肥料一包難求,農委會只好推出實名制預購補助。而供應市場七成肥料的台肥公司沒日沒夜生產,增產一成四的量,總算讓各縣市配送量都超過了預購量。台肥公司副總經理林金生說:「在假日的時候我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