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長
-
語言模型CKIP答我國籍為中國 中研院下架澄清「導入明清研究」
|政治中研院在日前推出類似ChatGPT的繁體中文語言模型CKIP,結果被網友實測後發現,使用中國所建置的資料庫,9日緊急下架。中研院長廖俊智今(12)日到立法院備詢時表示,是研究員求快心切,想用新技術導入到明清時期的相關研究,並非最原始的研究本意,將成立生成式AI的風險研究小組,提供研究人員指引。
-
50歲以下專任教授減少 中研院長促增博士獎學金
|文教科技根據教育部統計,55歲以上的教授人數逐年增加,但50歲以下的專任教授連續5年減少;再加上少子化和高階教育、科研人才的薪資待遇偏低,這也導致就讀博士班的人數降低。長期看下來,未來可能會出現高教人才斷層。
-
李遠哲批蔡政府能源政策錯誤 總統府:與現況有落差
|政治前中研院長李遠哲昨(12)日參與網路節目專訪,直接表示民進黨在2度執政之後,腐化的速度比過去更快,讓他很失望。同時更指出,政府的能源政策錯誤,曾經和總統蔡英文針對溫室氣體排放交換意見,但最後卻沒有共識。不過總統府回應,李遠哲的說法和政府政策推動的現況有落差,總統大力推動能源轉型,而台灣也會和世界同步,致力於2050淨零轉型。
-
研究助理染疫案疑未落實SOP 中研院長:向國人道歉
|生活中研院一名研究助理,疑似沒有落實SOP被感染新冠病毒。中研院的初步報告指出六大缺失,包括老鼠咬傷事故發生後,沒有依規定通報,以及相關人員防護裝備的穿脫,不符合標準流程,還有這名確診的助理是新進人員,操作訓練也不足。衛福部長陳時中則強調,一切疑點都需要調查釐清,而且未來懲處,也不排除任何的層級,而中研院長廖俊智,則是公開向大眾道歉。
-
外文譯名「中國的學院」 中研院研議正名
|政治中研院外文名稱Academia Sinica,直接翻譯是中國的學院,包括立委與院內學者長期希望能夠更名。中研院長廖俊智上午到立法院備詢時證實,已經開始內部討論,初步也有多個選項討論,將會在院內充分討論後再送交院務會議做決定。
-
翁啟惠獲頒威爾許化學獎 學界期待叩關諾貝爾獎
|文教科技前中研院長翁啟惠,獲得「威爾許化學獎」,要表彰他在化學研究、尤其是「醣科學」領域所開發的技術和方法,更為新藥和疫苗研發等研究,帶來新契機。翁啟惠是第一位獲得「威爾許化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打擊校園自主 民團、立委籲建立院士退場機制
|針對香港大學學生會遭到打壓,多位前香港大學校友發出公開信,呼籲中研院長廖俊智撤銷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的中研院院士資格。民團與民進黨立委也召開記者會,直指張翔親中作為,破害校園自治,並指出中研院對於院士應該要有退場機制。 4月30日,香港大學校方發出聲明,中止為學生會收取會費等相關行政事務。為了抗議香港大學配合中共政權打壓學生自治,民團召開記者會同聲譴責。而親中的香港大學校長張翔,因為擁有中研院院
-
國民黨反萊豬公投 啟動第二階段連署
|國民黨發動反萊豬公投,啟動第二階段連署,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推出48輛公投公車上路宣傳,更請來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同台相挺,楊志良批評政府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台灣民眾改吃台灣豬,反而是妨礙了台美關係。 國民黨發動反萊豬公投,啟動第二階段連署,兼任革命實踐研究院長的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推出48輛公投公車上路,要在雙北走遍大街小巷,不但要拚50萬份以上的連署,還希望8月28日全民站出來,用選票決定自己未來的健康。
-
中研院院士提名增列國籍欄 須為本國籍含雙重國籍
|兩岸長期以來,中研院的院士候選人提名都沒有列出國籍,也曾被外界質疑是否沒有落實國籍審查。因此中研院的院士選舉籌備委員會,在近期決議,從第34屆開始,候選人提名表單將新增國籍欄,而當選院士的條件要是本國籍,也包含雙重國籍。 象徵國內最高學術榮譽頭銜的中研院士,目前是經由每兩年一次的院士會議選出,但長期以來,候選人提名都沒有列出國籍。 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表示,「(院士提名)中華民國國籍且學術成績卓著者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