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
-
美國務院公布年度人權報告 揭中國施壓台企投放廣告自由
|社福人權美國國務院今(13)日公布各國2024年度人權報告,除指出中共施壓在中國有業務的台企、在媒體投放廣告的自由外,並提及台灣企業在勞工加班費與工時方面違規情況普遍、對外籍勞工保障不足,甚至部分農村仍有童婚現象。
-
台積電董事會決議 2冬內共6吋晶圓廠收起來
|台積電董事會今仔日(8/12)是第二工,業界傳出台積電已經通知電源IC設計公司客戶,會共最後一座6吋晶圓廠收起來。台積電回應講,決定未來2年內,退出6吋晶圓製造業務,會來拚8吋晶圓產能,提升營運效益。(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AI機器人成替代人力,人類該如何與它共處協作?【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台灣在少子女化與後疫情時代的雙重衝擊下,正面臨大缺工挑戰,其中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缺工情況最為嚴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AI實體機器人成為替代人力的重要解方,從餐飲業的內外場,到教育現場、醫療院所等多元場域,都已能見到機器人的身影,機械手臂也開始在工廠內取代勞工。真人與AI協作的時代已經來臨,長久的工作與生活模式面臨改變,如何找出改變的平衡點,將是未來的重大關鍵。
-
飲料食品及製造業受關稅衝擊大 估模具、塑膠業產值掉5%
|產經20%對等關稅對台灣產業衝擊有多大?根據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評估報告指出,去(2024)年國內飲料食品業產值超過1兆,若課徵20%關稅後,預估產值會少1.07%。至於製造業衝擊最慘烈,模具、塑膠產值將少掉5%,工具機降幅也超過3個百分點;台灣螺絲產業更是叫苦連天,中低階訂單被中國搶走,高階螺絲產品則遭日韓夾殺。
-
美喬治亞州居民提集體訴訟 控地毯製造業排有毒化合物
|全球美國喬治亞州西北部城填達爾頓,素有「世界地毯之都」的美名,但興盛的地毯製造業,卻為當地水質與土壤帶來嚴重污染。在當地溪水中採集的有毒物質濃度,不僅遠超過聯邦安全標準,甚至還比美國的飲用水標準高出4萬5千倍,嚴重危害健康。當地居民對地毯業者與化工公司提出了集體訴訟;律師表示,光是要全面修復污染土地,整體的清理費用,估計上看10億美元。
-
台經院公布5月景氣調查 製造、服務、營建業續跌
|產經以伊戰火停歇,利多消息激勵台股,台股收盤大漲456點,收在2萬2188點。台經院公布5月份景氣動向調查,包含製造業、服務業、營建業,3大營業氣候測驗點仍舊齊跌。學者分析,台美談判結果有望在近期出爐,預測台幣兌美元匯率不會像5月波動劇烈,下半年廠商可喘口氣,全年GDP也有望保3。
-
憂美關稅政策黑箱協商 勞關盟籲政府應與勞工座談
|產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4月初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全球經濟震盪。勞工團體指出,保守估計國內至少有50萬名勞工受到衝擊,但目前勞工對於關稅談判資訊卻一無所知。對此跨產業5大工會聯合組織串連超過60個工會,組成「台灣勞工因應關稅衝擊行動聯盟」,拒絕黑箱協商。
-
勞動基金受美關稅衝擊 前4月虧損約1990億元
|產經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影響,勞動部表示,實施無薪假的事業單位這次有20家,共827人,集中於製造業;此外勞動基金績效也受到衝擊,1到4月虧損約1990億元,尤其4月單月就虧了1348億元。勞動部表示,雖然5月的市場較4月回升,可是匯率變動劇烈,預估匯兌對國外收益的計算影響不少。
-
打造中高齡友善職場,職務再設計開啟新可能【獨立特派員】
|社會缺工時代,除了移工之外,中高齡者也是無法忽視的勞動力。如何提高職場對中高齡者的友善度,應用過往輔助身障者就業的職務再設計概念,就是一種方式。譬如有紡織廠利用輔具協助中高齡勞工搬運生產原料;也有服務業透過工時調整、拆解職務,重新設計中高齡勞工的工作方式。
-
對等關稅戰 台灣調整產業體質的機會【獨立特派員】
|全球川普於美東時間4月2日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台灣被課徵32%,高於各界預期。學者、專家及業者都表示,高度倚賴出口的台灣經濟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過去常常聽到「產業體質調整」及「產業升級」的口號,真的不能再只是口號,否則在對等關稅的衝擊下,台灣空將從全球競爭隊伍中落隊。